日期:2021-11-11
这是《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反思,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赋的问题特征和本文的文言语法现象2.文本的艺术分析、言语的精神分析3.体味李白的生命观和精神气象过程与方法1.诵读:把握节奏和语气,领会思想和情感2.圈点:疏通文意,发现问题,交流心得3.细读:由语言分析导入精神分析4.探究:联系相关文本,联系当下社会,探讨时代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浮生”的夭折范畴和诗意范畴2.“为欢”的尺度和限度【重点、难点】1.艺术分析、精神分析2.李白的生命观和精神气象【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此文约作于733年。727年,28岁的李白只身云游至安陆,娶高宗时宰相许圄师孙女为妻,生女平阳、子伯禽;广结道友,优游山水,李白自称“酒隐安陆,蹉跎十年”。安陆在今湖北,为古代楚文化发祥地。楚文化属于巫文化(庄子、屈原),长于宏富的想象,具有通灵的特性,类似于古希腊的酒神精神:非理性、狂欢、迷醉、艺术的生命状态。二、诵读1.试读:请一名学生试读,其他同学评价、修正。2.诵读提示①基调:慷慨、俊爽。②节奏:骈体文,以四、六言为主,兼五、七、八、九、十言;中速,长句稍慢,短句稍快。本文前两句共有如下两个版本,你认为哪个版本最好?为什么?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夫,也;破空而来,不可羁勒。试读)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无“也”字,喟叹不足。试读)新建版本: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无“夫”字,喟叹不足,试读)③节奏:节奏→节奏→语气。④语气:“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宜悠长、慷慨而苍凉;至于“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则短促而低沉;继而上承古人,下接群季,复归慷慨。3.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三、疏通文意(夫)天地………… 万物散…………空间(宇) 光阴………… 百代…………整/时间(宙)(而)浮生………… 为欢整…………人间 古人………… 良有散…………古人(况)阳春………… 大块整…………今人 整中有散会………… 序整………… 群………… 皆………… 吾………… 独整………幽………… 高整………… 开………… 飞整………… 整不………… 何整………… 如………… 罚散………… 整散结合 为方便学习讲解,兹将文章分为六小节层,每一节层的教学目标和步骤相同:先要求学生当堂背诵,理解词义、诗赋节奏、结构层次等。逆旅:逆,迎;旅,客。旅店。一般为文者写宴会,常以美景和人事起笔。李白却以宇宙、人间起笔,有“万古愁”,笔力劲健。//节奏:整中有散。浮生:浮泛不踏实的人生,如贫病交加、盛衰之变、漂泊不定。秉烛夜游:《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由宇宙而人间,由人间而古今。//节奏:整散结合。烟景:许是阳春回暖,地气上升;许是万树新绿如轻烟。烟花五月下扬州,烟,花也。文章:文,纹,错杂的花纹;章,彰,明,鲜艳的色彩。物我合一,源于造化之神力。//节奏:整。天伦:此指诗人与诸从弟。唐时,从弟并非有血缘关系者,同姓、同好即可为兄弟,结伴交游。俊秀:俊,杰;秀,麦苗,才。杰出的人才。独惭康乐:自谦也。注意与“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的心理作比。物我合一,源于俊秀之凝视、寄托。//节奏:整。幽赏:幽,深、隐,此指情怀幽雅。高谈:应是魏晋三玄之谈--《老》《庄》《易》,崇尚自然,放浪形骸,启发人的自觉。琼筵:琼,美玉。为何不是金筵银筵?屈原,比德传统(香草、美人、美玉)。坐花:花。《论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羽觞:又名羽杯、耳杯,酒器,一般为玉质,浅腹,平底,两侧有双耳,状如鸟羽。羽觞出现于战国,延续至魏晋,其后逐渐消失。羽觞有古风,令人遥想魏晋风骨。仙风道骨。//节奏:整。佳咏:《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金谷园:又称梓泽,西晋富豪石崇所建私家园林,一时繁华,至唐已为废墟。罚:试问李白与诸弟诗才孰高孰下?不言自明。不醉焉得出此戏笑、狂放之言?酒数:一作“酒斗数”,典出石崇《金谷诗序》:“罚酒三斗。”足见狂放风度。君子狂放。//节奏:整散结合。三、细读请圈出有疑问的词句、最能打动你的词句,与同学交流。 以下是学生可能涉及的词句。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人生如寄)①存在与虚无。西哲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感知须以通过语言来传达,未被感知、传达的事物,就无法证明其存在。因此,海德格尔说:“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园。”②写宴会,却由宇宙起笔,四方、古今,纵横捭阖,极为潇洒。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物我同一)①我:请联系《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的转换。有我之境。突出主体人格的张扬。②大块:大地、自然。古人尝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李白《日出入行》:“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滓同科。”与庄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接通。3.飞羽觞而醉月(仙风道骨)①羽觞:酒神精神:非理性、狂欢、迷醉、艺术的状态。②飞:能否改为“传”?不可。一,羽觞状如鸟羽而飞,言传杯之速;二,传达出精神飞动、潇洒之势。③醉月:醉对明月,醉于明月之下,恍乎惚乎,不知其身之所存。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同趣。四、探究(一)古人但逢宴会,必赋诗,必嘱才俊为
序。我们学过的有《兰亭集序》《腾王阁序》等。1.王羲之《兰亭集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2.王勃《腾王阁序》:遥吟甫畅,逸兴遄飞……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鸣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邱墟。试与《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比较,三人的生命观有何不同之处?参考:王羲之:乐--悲,表达了“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生命观。王 勃:乐--悲,表达了“命途多舛,胜地不常”的生命观。李 白:悲--乐,表达了“大块假我以文章,飞羽觞而醉月”的生命观。(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请谈谈你的理解和体验。参考:1.“浮生”的夭折范畴。“夭折范畴”是中国当代学者提出的哲学命题,意即人的存在往往陷入夭折的困境,生命易逝,精神不能自主。鲍照《行路难》、杜甫《登高》皆此类。2.“浮生”的诗意范畴。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黑暗的是肉体和大地,明亮的是眼睛和灵魂。人通过寻找诗意获得生命的意志和尊严。3.“为欢”的尺度。始皇阿房,石崇金谷,沉迷声色,皆为患。若李白桃园醉酒、苏子赤壁泛舟,皆为欢。《古文观止》:“末数语,写一觞一咏之乐,与世俗浪游者迥别。”五、作业请联系本书P13李白《行路难(其一)》,评论李白生命观的多元性(300字左右)。附板书:(夫)天地………… 万物散…………空间(宇) 光阴………… 百代…………整/时间(宙)(而)浮生………… 为欢整…………人间 古人………… 良有散…………古人(况)阳春………… 大块整…………今人 整中有散会………… 序整………… 群………… 皆………… 吾………… 独整………幽………… 高整………… 开………… 飞整………… 整不………… 何整………… 如………… 罚散………… 整散结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一篇小序,作者李白,文章篇幅不长,要求背诵。传统的教法老师一般会先疏通字词、然后梳理文章思路,之后体会李白在文中抒发的时光之叹、人生之感,最后以赏析名句收束全文。本人尝试创设让全员参与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赏析,课堂上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喜人场面。现将教学流程回顾如下:
一、 逐层创设情境,激发全员参与热情
(一) 温故启新,从“序言”导入
师:序言虽是一本书的前言,但由于执笔者侧漏的才气,普世的情怀而流芳千古的比比皆是,如我们学过的《兰亭集序》《滕王阁序》,今天我们走进的这篇序言是《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作者李白。
【这个导入,干净利索,是以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开场的,温故的心理会激发学生的注意力与热情。】
师:说起李白,你会用哪个词来形容他呢?
【这个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已有体验,又没有固定的答案,非常具有开放性,易于学生自由表达。】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热闹非凡,课堂氛围渐渐热了起来。
(二)合作改编,感受“夜宴”氛围
师:《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一篇小序,但更是一首优美的诗,一次多年难遇的盛宴,请四人一组,一人执笔,三人表述,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将此文改编成诗歌。
【此目的既疏通了文意,把握了关键词,熟悉了文章内容,又走进了1300多年前诗人生活的世界,感受了诗人的生活、情趣、情感、情志,同时也调动了大家共同学习,通力合作的热情,锻炼了每个同学的参与、表达、探究能力。】
(三)交流成果,再现内容深化理解
各个小组将改编结果在全班分享展示,现摘录部分改编诗文:
生:万物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光阴百代过,白驹若过隙。浮生梦一场,为何能几何?秉烛良夜游,阳春献烟景,造化与文章。恰桃之夭夭,会灼灼其华。群季皆惠连,歌独惭康乐。孤芳未自赏,高谈转阔清。觥筹与飞花,杜康饮难醉。歌咏与诗赋,雅怀难尽抒。
生:尘世间万物寓居于青苍白日驳岩层圈,指尖撩拨下逃过几代浮光交错多少年。沉于幻梦溺于蝶舞蹁跹则难觅得清欢,而阑珊烛火却协同长庚引燃春色满园,况且炽日温如瑜琰禄水浮冰如海如烟。此刻饱观桃花漫,明时缓叙珍馐宴。列席者皆俊逸伟岸为君识于文采斐然,偏有一人醉山峦,疏于案牍众叹惋。你摹观春花如焰交辉繁景光与色无限,我一心侃侃而谈最后忽现沉璧留心间,残瓣飘飞下觥筹交错的筵席仍旧未散,人们胸际应有雅意翻腾如仲春树滋蔓。若终难付诸笔端,应愧然执起杯盏。
【由于是四人集体智慧的结果,所以每组代表展示时底气会比较足,其他组成员倾听的也极为认真。这本就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文本解读的一种良方。】
二、由境及理理思路,锻炼自主思考力
师:在刚才的改写中大家已经充分感受到诗人对春景的热爱与珍惜,与家人欢聚的愉快与尽兴。诗人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呢?让我们一起梳理诗人的写作思路。
师生:开头两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非常大气,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连个角度写出了万物不常,光阴易逝的特点,一种宏阔与苍凉无奈感立刻涌上心头,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笔触一下聚焦在天地间渺小的个体生命----------人,因此才有了古人秉烛夜游的故事,才有了曹丕给吴质信中“炳烛夜游”的语句,才有了苏轼“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雅兴,才有了川端康成“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的惊喜。也才有李白在阳春的烟景与文章中与从弟会桃花园,咏歌、幽赏、清谈、飞觞、罚酒了。
【通过内容改编,学生亲身体验了自主获取文章内容的过程,完成了写什么的认知体验,也初步感知了诗人的写作目的。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梳理文章思路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作者豪迈情思的缘起与发展,逐渐形成对文章整体思路的把握。在梳理文章思路时,学生们才更深入地体会了诗仙的如椽巨笔的洒脱与浑然天成,也更深地体会了诗人热爱生活、珍惜美好自然、珍惜光阴,珍惜与亲人相处的美好时光、感慨人生短暂、美好不常、光阴飞逝的无奈了。】
三、互动互学,尊重学生个体审美体验
师:诗圣杜甫曾有言“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在这篇小序中我们也感受到诗仙“诗成泣鬼神”的魅力,这两句一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请前后四人各选一句谈谈你们的理解。
学生赏析摘要: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生:“召”“假”这两个动词用的极佳,写出了大自然的热情、慷慨,同时也运用了拟人手法,“召”从对面落笔,曲折地道出了诗人被春天美景吸引的不能自已,而“假”也传达了对美好春景稍纵即逝的珍视与怜爱。
生:“阳春”一个“阳”字看似平淡,却将春天时节的温暖、明媚、生机勃勃勾勒了出来。“大块”寻常一词,将大自然的气象万千、参差有致、浩渺无边的景致描绘了出来。
生:意象丰富而多变,“烟景”“文章”一个具有朦胧飘渺之美,一个具有清新明丽之姿,看似信手拈来,却将春天自然景物的变化万千,多姿多态展现了出来。
生:这一句意境开阔,恢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气势,而且巧妙地借景抒情,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在将渺小自我与伟大自然的对比观照中,寄寓了对自然、对人生无限的热爱、对美好生命的无比珍惜,诗人渺小的个体与其博大的胸襟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冲击着我们的视野,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生:“开”“飞”两个动词活化出欢聚场面的热闹、当时气氛的热烈、大家觥筹交错、推杯把盏的尽兴。
生:“开”还写出了宴会场面的宏大,高朋满座的盛况;“飞”写出大家宴酣耳热、起坐喧哗的畅然与快意。
生:“琼筵”“花”“羽觞”“月”意象美好,可以想见珍馐佳肴铺桌,流光溢彩的酒杯飞动的场面,读到此,让人有心旌摇动、逸兴遄飞的代入感。
生:这两句俯仰结合、动静有致,花中的筵席恰若花朵摇曳的花蕊,天上月光与大家把酒言欢,既有宏阔高远的意境,也写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乐的场景。
生:“醉月”运用了拟人手法,仿佛让人看到天上流云朵朵,月光时隐时现,其实也折射出此时宾客醉眼迷离,神思恍惚,摇摇晃晃之态。
生:此句用了对偶手法,工稳整齐,此时宾主应是快乐翻飞、热闹无边的,席上也是混乱无比、自由无羁了,无边的快乐却以整齐的语句相载,好比是快乐如翻腾的江河,对偶句式如江河的堤岸,无边的快乐只有剧烈地翻腾着、汹涌着。
【这是两个鉴赏性问题,本意就是引导学生在自主赏析的基础上培养其个性化的审美能力,引导每个学生个体在教与学的审美体验中获得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陶冶,它本身就具有独特性、超越性、本体论,具有极强的开放性与异质性,因而给了学生极大的鼓励性,而四人先交流互动又给学生营造了小小的彩排场,为下一环节的全班交流提供了保证。】
师:同学们的赏析可以说眼光独到、妙语连珠,真是高徒满座,皆为惠连了。时隔1300多年,诗人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对时光的珍惜、对生命的珍重仍穿过历史的云烟,撞击着我们的胸膛,引发起我们强烈的共鸣。让我们在齐读全文中完成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吧。
【教学目标】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设计
1、利用课本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
2、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以及蕴含的诗人情怀。
3、深入赏析,真切感受本文高超的艺术魅力。
【重点、难点】
1、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感受其高超的艺术魅力。
2、理解本文看似消极却洋溢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刚刚大家看到的就是我们常德的桃花源,很多同学都去过吧!桃花盛开的美景是世人所共赏的,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就曾在自己开满桃花的庭院中大宴宾客。今天让我们去感受一下,李白和他的堂弟们的这一次“夜宴”诗情。请大家把赏析课本翻到110页。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首先,请大家听朗读录音。
2.请大家齐读课文,感受文章。
3.疏通文意。
要想把文章真正地读好,还必须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理清文章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找出来,跟同学讨论解决。如果还有疑问我们就共同探讨。下面按照这样的步骤:分组——讨论——质疑释疑——提问解答。
①通假字:序天伦之乐事(序,通“叙”)
②古今异义: 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古义,大自然。今义:大的块头 文章:古义,错杂的色彩。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群季俊秀 (古义,弟弟。今义,季节)
③词类活用: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动词作名词,诗歌)、幽赏未已(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
4.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②状语后置:阳春召我以烟景
5.文中典故:
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②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③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三、赏析课文
1. 解题:课文的字词义大家都没什么问题了,下面我们来具体欣赏诗文。先从题目入手,题目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呢?
题目信息:① 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②文体:序。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 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2.如果仅仅只是给大家这样一个题目让大家去猜测诗文内容的话,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①为什么宴游?(原因)②这是一群怎样的人物?③在宴会上会做些什么?(过程)④宴会气氛如何?作者有怎样的感受?
3.下面我们还是按照前面的分组,自主讨论这些问题,每个组一个问题。五分钟后请每组派代表来发表你们研讨的结果。注意:你们每组的答案都要合乎文章的内容,要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好的,大家从文章中找答案然后自己归纳)
①为什么宴游?(原因)为什么要举行这次夜间的宴会呢?
⑴篇首“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运用了什么修饰手法?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比喻,把天地比作旅舍,把光阴比作行人。旅舍是供人临时寄宿的,所以不能久居;行人是来去匆匆的,所以转瞬即逝。这样写的用意说明光阴易逝,人生莫测这一道理。
⑵既然光阴易逝,人生莫测,古人是怎样做的?
他们异常珍视生命,爱惜时间,秉烛夜游,及时行乐。
⑶白天满可以“宴”,为什么要夜“宴”呢?
因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珍惜生命,爱惜时间,夜间都不肯放过。不仅如此,“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用一个表示进层关系的连词“况”承接上文,进一步回答: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因而应该夜宴,更何况这是春天,阳春用她的烟景,大块以她的文章召唤我,岂容辜负!因而更应该夜宴。
⑷看来这春天的景色一定很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
春前着一“阳”字,就把春天形象化,使人身上感到一阵温暖,眼前呈现一片红艳(阳春)。春天地气上升,所有的自然景物都被弥漫在空气中的袅袅轻烟笼罩,分外迷人(烟景)。
②这是一群怎样的人物?
“群集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的族弟谢惠连工诗文,善书画,作者便说“群集俊秀,皆为惠连”。以谢惠连比他的几位从弟,不用说就以谢灵运自比了。“吾人咏歌,独惭康乐”不过是自谦罢了。
③人物如此俊秀,谈吐自然不凡,他们在宴会上做些什么呢?
赏美景——阳春烟景、大块文章、桃花园
序天伦——享受天伦之乐,而且相会于流芳溢彩的桃花园中,真是百倍欢乐。
高谈转清——赏的对象那么优美,所以赏是幽赏;谈的内容那么欢乐,所以谈是高谈。美景烘托乐事,幽赏助长高谈,从而把欢乐的激情推向高潮。
饮酒赋诗——“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兄弟相会,花月交辉,幽赏高谈,其乐无穷,于是继之以开筵饮宴。“飞”字把兄弟们痛饮狂欢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痛饮固然可以表现狂欢,但光痛饮就不够雅。他们都是诗人,痛饮不足以尽兴,就要作诗。
④宴会气氛如何?作者有怎样的感受?文章中有没有表现作者情绪的词语?(“叙天伦之乐事”)“乐”字与前文哪个词相照应?具体意思是一样的吗?(与“为欢几何”中的“欢”照应,赋予了特定具体的内容)诗人李白与堂弟们在桃花园夜宴,究竟有哪些可乐之事?
一乐:春景秀美,风光旖旎。
二乐:兄慈弟恭,尽享天伦。
三乐:各具才情,幽赏高谈。
四乐:佳咏伸怀,纵兴释怀。
在桃李芬芳的季节,与自己的几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烟的园中,映现在诗人眼中的是无限的阳春风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丽的文章。众人谈笑风生,摆酒设宴,四处春花飘香,清风轻轻拂来,席间各赋新诗,作不出诗来的要罚酒三斗,一时间笑声盈盈,确是人生一大乐事!
四、拓展探究
1.李白俯仰天地古今,就人与宇宙的关系,发出了“浮生若梦”的慨叹,再转到 “秉烛夜游”,用意是什么?为什么虽有“浮生若梦”的慨叹,读起来却并不感到低沉?
作者一上来先行议论,从感慨人生短暂,世事如梦起笔,说出夜宴的第一条缘由。可是接下来并不是沿着这个调子去进一步抒发悲观、低沉的情绪,而是笔锋一转,说自己想效法古人“秉烛夜游”去追寻人生的欢乐。援用“秉烛夜游”,他所表达的首先是一种珍惜时间,挚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也流露了他当时仕途不达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并不是醉生梦死地一味追求宴饮享乐,这从下面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写春天风光之美丽诱人,从而引出春日夜宴桃花园的另一个缘由,并极自然地过渡到记叙与从弟共叙“天伦之乐事”。可见开头的一番笔墨即是作者有意的铺陈,为的是提起下文,突出后面的诸多内容。当然,这由感慨“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到转而去记“乐事”抒“雅怀”的变化,也正和李白的一些诗歌相同,反映着他那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
2.将本文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进行比较,说说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和精神气质的异同,体会李白开朗乐观的性格,对自然、对友情、对生活的珍爱,和纵笔挥洒的才气。
《兰亭集序》和《桃花园序》同是记叙春日宴饮之乐,同是欣赏客观的自然风光,同是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但由于时代环境及作家个人身份、年龄的差异,在感情格调上是有所不同的。王羲之感慨的是当时过境迁之后,游赏之乐便成了陈迹,欢乐和生命总是暂短的,必然“终期于尽”,所以发出了 “岂不痛哉”“悲夫”的慨叹。
而李白则有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他认为正因为人生短暂,才应珍视生命,爱惜光阴,“秉烛夜游”。他觉得美景是春天对自己的恩赐,他感到能和兄弟们一同咏歌、高谈、观花、赏月并举杯畅饮,乃是最大的乐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低沉清幽。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高亢明朗,情调自是不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欣赏并领会本诗的艺术特点。
能力目标 诵读品味本诗的意境。
情感目标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教学重点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教学方法 诵读法、问题探究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生共同回忆杜甫的生平、思想等情况。
二、 解题
这是一首年終時感懷的詩,写景、写情,充滿孤寂悲涼的感覺。从诗的内容可以判定它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季。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府的西阁,这首诗所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雪后的不眠之夜里的所闻所感,所以诗题叫做《阁夜》。
蜀中有崔盱、郭英义等互相残杀,百姓遭殃,诗中的“野哭千家”就是这次战祸的写照。杜甫经常情思诸葛亮,这是他从内心崇敬的一位贤臣,也留下他自己的影子。
三、诵读诗歌
师范读、生齐读
四、鉴赏:
1、“岁暮阴阳催短影,天涯霜雪霁寒”这一联交代了什么要素?
注释:
阁:指四川夔州西阁。
岁暮:年终。
阴阳:指日月。
短景:指冬季日短。景:日光。
霁:雨停初放晴或雾散了、雪不下了,都可用“霁”來形容。
寒宵:寒冷的夜晚。
“岁暮”,交代时间转眼一年将尽,有韶光易逝人生短暂之感 ,稍稍流露出凄苦的心境。 “天涯”,称所在地资州,有客居天涯自伤飘泊凄寒,“宵”,这里指黎明前, 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这一联写了几种感觉?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注释:
五更:指清晨三點到五點這一段时间。
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在夔州东。
星河:星辰与银河。
星河影动搖:星宿动搖,是境內有戰爭發生的徵兆。
听觉、视觉。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音调铿锵;下句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 音调转柔。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壮情怀萦绕诗人的心头。
3、“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这一联你读懂了什么?
注释:
野哭句:意谓从几家野哭中听到战争的声音。几家:一作“千家”。
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渔樵:指渔夫和樵夫。
夷歌句:意谓渔人樵夫都唱着夷歌,见夔州之僻远。
闻战伐千家野哭
写“野哭”而多至“千家”,这是战乱造成的.何至“千家”皆哭?反映了人民的深重灾难;“夷歌”,显示了地方风情。 上下句形成对比,有人忧有人愁。
4、“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这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悲慨?
注释:
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跃马:指公孙述。王莽篡漢時,他自立為蜀王。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白帝庙,而引起无限感慨。卧龙先生神机妙算一世英名,跃马称帝的公孙述叱咤风云一代枭雄,这些成就千秋功业的人座钟都掩埋于黄土,化为历史的尘埃,今日你争我战的各路人马也终将淡出历史舞台,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和人生无常的悲哀。诗人在知交零落(好朋友李白、高适、严武等相继去世)、存者音讯不通(亲朋无一子)的情况下,唯有以公孙述、诸葛亮终归“黄土”自我安慰,更显出内心的凄苦万状,表达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
五、韵译
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
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
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
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
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六、评析: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七、小结:
1、将眼前景、古时事与心中情巧妙地合而为一。
2、三个用典(①野哭千家闻战伐,②卧龙③跃马) 深沉地传达了诗人在夜凉如水的夜晚,面对破碎的山河 、零落的知交而难以抑制的内心的伤痛。
八、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背诵
教学反思: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