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2
这是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时中乐事,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理解关键字词;
2.理解文中“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3.比较阅读同类“宴序”文章,理解本序与古人作的“宴序”一类文章的不同之处,领悟李白飘逸潇洒、豪情纵情的诗意。
教学重点:
通过文章理解,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同类文章,领悟李白独特的文情诗意。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朗读李白《将进酒》。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怀才不遇”之际,于是乎借酒抒情,挥洒个淋漓尽致。饮酒赋诗,自古是文人一大乐事。这篇散文,洋溢着诗情画意,像一首优美的`诗,长期以来,脍炙人口。明代大画家仇英还把它转化为视觉形象,绘成图画,流传至今。
二、 破题
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李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 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 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李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文。
三、文体常识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四、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五、自读,不明白之处、重点字词梳理
六、比较阅读。文章最后四句,《古文观止》的编者说:“末数语,写一觞一咏之乐,与世俗浪游者迥别。”请结合所给课外阅读材料,谈谈李白的文章与同类作品相比,有何不同。
提示:注意文中粗体字所表达的情感
《金谷诗序》:“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情调很悲凉;
《兰亭集序》前文虽说“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结尾却“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发出“悲夫”的慨叹;
《三月三日兰亭诗序》“乐与时去,悲亦系之”,与王羲之序如出一辙;
《游斜川诗序》“悲日月之既往,悼吾年之不留”,调子是低沉的。
最近学过的《滕王阁序》“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古人作的宴集序多有“兴尽悲来”的情绪转换,开始写乐,继而写悲,成了一个套子。李白同样写游宴,却完全摆脱了“既喜而复悲”的陈套,给人以乐观情绪的感染。全文充满着春天的生机,洋溢着健康的欢乐,意境高雅,格调明朗,虽有“浮生若梦”一句,但不会因这一句而生出消极情绪。
七、简单探讨作者性格与文风
李白性格豪放不羁,他的思想驳杂而矛盾。在儒家“达则兼济”的思想影响下,李白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抱负;在道家思想影响下,他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愤世疾俗的叛逆精神,有道家尤其是庄子思想的鲜明印记。入世和出世、积极和消极的矛盾都统一在李白“功成身退”的思想之中,他希望辅时济世,建功立业,然后啸傲山林,浪迹五湖,全身远祸。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游斜川诗序 作者: 陶渊明
--辛酉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共赋诗。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记乡里,以记其时日。
后人评:文章短小优美,点明出游的日期和地点,以游览斜川、观赏山水为题旨,着意刻画了近观远眺之佳景,突出赞美了独秀于泽畔的障山,抒发了对山水美景的浓厚情趣和爱恋,并由此引发出“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的慨叹。
兰亭集序 作者:东晋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金 谷 诗 序 〔晋〕石崇
余以元康六年,从太仆卿出为使持节监青、徐诸军事、征虏将军。有别庐在河南县界金谷涧中,去城十里,或高或下,有清泉茂林,众果竹柏、药草之属。金田十顷,羊二百口,鸡猪鹅鸭之类,莫不毕备。又有水碓、鱼池、土窟,其为娱目欢心之物备矣。
时征西大将军祭酒王诩当还长安,余与众贤共送往涧中。昼夜游宴,屡迁其坐。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时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及住,令与鼓吹递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故具列时人官号、姓名、年纪,又写诗著后。后之好事者,其览之哉!
凡三十人,吴王师、议郎、关中侯、始平武功苏绍,字世嗣,年五十,为首。
《三月三日兰亭诗序》 孙绰
古人以水喻性,有旨哉斯谈!非以停之则清,混之则浊邪?情因所习而迁移,物触所遇而兴感,故振辔于朝市,则充屈之心生;闲步于林野,则辽落之志兴。仰瞻羲唐,邈已远矣,近咏台阁,顾深增怀。为复于暧昧之中,思萦拂之道,屡借山水,以化其郁结,永一日之足,当百年之溢。以暮春之始,禊于南涧之滨,高岭千寻,长湖万顷,隆屈澄汪之势,可为壮矣。乃席芳草,镜清流,览卉木,观鱼鸟,具物同荣,资生咸畅。于是和以醇醪,齐以达观,决然兀矣,焉复觉鹏逯二物哉!耀灵纵辔,急景西迈,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原诗人之致兴,谅歌咏之有由。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一篇小序,作者李白,文章篇幅不长,要求背诵。传统的教法老师一般会先疏通字词、然后梳理文章思路,之后体会李白在文中抒发的时光之叹、人生之感,最后以赏析名句收束全文。本人尝试创设让全员参与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赏析,课堂上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喜人场面。现将教学流程回顾如下:
一、 逐层创设情境,激发全员参与热情
(一) 温故启新,从“序言”导入
师:序言虽是一本书的前言,但由于执笔者侧漏的才气,普世的情怀而流芳千古的比比皆是,如我们学过的《兰亭集序》《滕王阁序》,今天我们走进的这篇序言是《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作者李白。
【这个导入,干净利索,是以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开场的,温故的心理会激发学生的注意力与热情。】
师:说起李白,你会用哪个词来形容他呢?
【这个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已有体验,又没有固定的答案,非常具有开放性,易于学生自由表达。】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热闹非凡,课堂氛围渐渐热了起来。
(二)合作改编,感受“夜宴”氛围
师:《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一篇小序,但更是一首优美的诗,一次多年难遇的盛宴,请四人一组,一人执笔,三人表述,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将此文改编成诗歌。
【此目的既疏通了文意,把握了关键词,熟悉了文章内容,又走进了1300多年前诗人生活的世界,感受了诗人的生活、情趣、情感、情志,同时也调动了大家共同学习,通力合作的热情,锻炼了每个同学的参与、表达、探究能力。】
(三)交流成果,再现内容深化理解
各个小组将改编结果在全班分享展示,现摘录部分改编诗文:
生:万物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光阴百代过,白驹若过隙。浮生梦一场,为何能几何?秉烛良夜游,阳春献烟景,造化与文章。恰桃之夭夭,会灼灼其华。群季皆惠连,歌独惭康乐。孤芳未自赏,高谈转阔清。觥筹与飞花,杜康饮难醉。歌咏与诗赋,雅怀难尽抒。
生:尘世间万物寓居于青苍白日驳岩层圈,指尖撩拨下逃过几代浮光交错多少年。沉于幻梦溺于蝶舞蹁跹则难觅得清欢,而阑珊烛火却协同长庚引燃春色满园,况且炽日温如瑜琰禄水浮冰如海如烟。此刻饱观桃花漫,明时缓叙珍馐宴。列席者皆俊逸伟岸为君识于文采斐然,偏有一人醉山峦,疏于案牍众叹惋。你摹观春花如焰交辉繁景光与色无限,我一心侃侃而谈最后忽现沉璧留心间,残瓣飘飞下觥筹交错的筵席仍旧未散,人们胸际应有雅意翻腾如仲春树滋蔓。若终难付诸笔端,应愧然执起杯盏。
【由于是四人集体智慧的结果,所以每组代表展示时底气会比较足,其他组成员倾听的也极为认真。这本就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文本解读的一种良方。】
二、由境及理理思路,锻炼自主思考力
师:在刚才的改写中大家已经充分感受到诗人对春景的热爱与珍惜,与家人欢聚的愉快与尽兴。诗人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呢?让我们一起梳理诗人的写作思路。
师生:开头两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非常大气,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连个角度写出了万物不常,光阴易逝的特点,一种宏阔与苍凉无奈感立刻涌上心头,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笔触一下聚焦在天地间渺小的个体生命----------人,因此才有了古人秉烛夜游的故事,才有了曹丕给吴质信中“炳烛夜游”的语句,才有了苏轼“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雅兴,才有了川端康成“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的惊喜。也才有李白在阳春的烟景与文章中与从弟会桃花园,咏歌、幽赏、清谈、飞觞、罚酒了。
【通过内容改编,学生亲身体验了自主获取文章内容的过程,完成了写什么的认知体验,也初步感知了诗人的写作目的。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在梳理文章思路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作者豪迈情思的缘起与发展,逐渐形成对文章整体思路的把握。在梳理文章思路时,学生们才更深入地体会了诗仙的如椽巨笔的洒脱与浑然天成,也更深地体会了诗人热爱生活、珍惜美好自然、珍惜光阴,珍惜与亲人相处的美好时光、感慨人生短暂、美好不常、光阴飞逝的无奈了。】
三、互动互学,尊重学生个体审美体验
师:诗圣杜甫曾有言“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在这篇小序中我们也感受到诗仙“诗成泣鬼神”的魅力,这两句一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请前后四人各选一句谈谈你们的理解。
学生赏析摘要: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生:“召”“假”这两个动词用的极佳,写出了大自然的热情、慷慨,同时也运用了拟人手法,“召”从对面落笔,曲折地道出了诗人被春天美景吸引的不能自已,而“假”也传达了对美好春景稍纵即逝的珍视与怜爱。
生:“阳春”一个“阳”字看似平淡,却将春天时节的温暖、明媚、生机勃勃勾勒了出来。“大块”寻常一词,将大自然的气象万千、参差有致、浩渺无边的景致描绘了出来。
生:意象丰富而多变,“烟景”“文章”一个具有朦胧飘渺之美,一个具有清新明丽之姿,看似信手拈来,却将春天自然景物的变化万千,多姿多态展现了出来。
生:这一句意境开阔,恢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气势,而且巧妙地借景抒情,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在将渺小自我与伟大自然的对比观照中,寄寓了对自然、对人生无限的热爱、对美好生命的无比珍惜,诗人渺小的个体与其博大的胸襟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冲击着我们的视野,震撼着我们的灵魂。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生:“开”“飞”两个动词活化出欢聚场面的热闹、当时气氛的热烈、大家觥筹交错、推杯把盏的尽兴。
生:“开”还写出了宴会场面的宏大,高朋满座的盛况;“飞”写出大家宴酣耳热、起坐喧哗的畅然与快意。
生:“琼筵”“花”“羽觞”“月”意象美好,可以想见珍馐佳肴铺桌,流光溢彩的酒杯飞动的场面,读到此,让人有心旌摇动、逸兴遄飞的代入感。
生:这两句俯仰结合、动静有致,花中的筵席恰若花朵摇曳的花蕊,天上月光与大家把酒言欢,既有宏阔高远的意境,也写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乐的场景。
生:“醉月”运用了拟人手法,仿佛让人看到天上流云朵朵,月光时隐时现,其实也折射出此时宾客醉眼迷离,神思恍惚,摇摇晃晃之态。
生:此句用了对偶手法,工稳整齐,此时宾主应是快乐翻飞、热闹无边的,席上也是混乱无比、自由无羁了,无边的快乐却以整齐的语句相载,好比是快乐如翻腾的江河,对偶句式如江河的堤岸,无边的快乐只有剧烈地翻腾着、汹涌着。
【这是两个鉴赏性问题,本意就是引导学生在自主赏析的基础上培养其个性化的审美能力,引导每个学生个体在教与学的审美体验中获得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陶冶,它本身就具有独特性、超越性、本体论,具有极强的开放性与异质性,因而给了学生极大的鼓励性,而四人先交流互动又给学生营造了小小的彩排场,为下一环节的全班交流提供了保证。】
师:同学们的赏析可以说眼光独到、妙语连珠,真是高徒满座,皆为惠连了。时隔1300多年,诗人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对时光的珍惜、对生命的珍重仍穿过历史的云烟,撞击着我们的胸膛,引发起我们强烈的共鸣。让我们在齐读全文中完成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吧。
【教学目标】 1、利用课本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 2、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以及蕴含的诗人情怀 3、深入赏析,真切感受本文高超的艺术魅力 【重点、难点】 1、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感受其高超的艺术魅力 2、理解本文看似消极却洋溢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就曾在自己开满桃花的庭院中大宴宾客今天让我们去感受一下,李白和他的堂弟们的这一次“夜宴”诗情请大家把赏析课本翻到110页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请大家听朗读录音 2、请大家齐读课文,感受文章 3、疏通文意 要想把文章真正地读好,还必须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理清文章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找出来,跟同学讨论解决如果还有疑问我们就共同探讨下面按照这样的步骤:分组——讨论——质疑释疑——提问解答 ①通假字: 序天伦之乐事(序,通“叙”) ②古今异义: 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古义,大自然今义:大的块头 文章:古义,错杂的色彩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群季俊秀 (古义,弟弟今义,季节) ③词类活用: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动词作名词,诗歌)、幽赏未已(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 4、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②状语后置:阳春召我以烟景 5、文中典故: 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②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③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三、赏析课文 1、解题:课文的字词义大家都没什么问题了,下面我们来具体欣赏诗文先从题目入手,题目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呢? 题目信息: ① 题目点出了时间(春夜)、地点(桃花园)、人物(李白和诸从弟)、事件(聚宴)②文体:序看题目就知道文章的基本内容: 某个春夜我李白和各位堂弟在桃花园宴游,并为之作序 2、如果仅仅只是给大家这样一个题目让大家去猜测诗文内容的话,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①为什么宴游?(原因)②这是一群怎样的人物?③在宴会上会做些什么?(过程)④宴会气氛如何?作者有怎样的感受? 3、下面我们还是按照前面的分组,自主讨论这些问题,每个组一个问题五分钟后请每组派代表来发表你们研讨的结果注意:你们每组的答案都要合乎文章的内容,要结合课文内容来分析(好的,大家从文章中找答案然后自己归纳) ①为什么宴游?(原因)为什么要举行这次夜间的宴会呢? ⑴篇首“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运用了什么修饰手法?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比喻,把天地比作旅舍,把光阴比作行人旅舍是供人临时寄宿的,所以不能久居;行人是来去匆匆的,所以转瞬即逝这样写的用意说明光阴易逝,人生莫测这一道理 ⑵既然光阴易逝,人生莫测,古人是怎样做的? 他们异常珍视生命,爱惜时间,秉烛夜游,及时行乐 ⑶白天满可以“宴”,为什么要夜“宴”呢? 因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珍惜生命,爱惜时间,夜间都不肯放过不仅如此,“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用一个表示进层关系的连词“况”承接上文,进一步回答: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因而应该夜宴,更何况这是春天,阳春用她的烟景,大块以她的文章召唤我,岂容辜负!因而更应该夜宴 ⑷看来这春天的景色一定很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 春前着一“阳”字,就把春天形象化,使人身上感到一阵温暖,眼前呈现一片红艳(阳春)春天地气上升,所有的自然景物都被弥漫在空气中的袅袅轻烟笼罩,分外迷人(烟景) ②这是一群怎样的人物? “群集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的族弟谢惠连工诗文,善书画,作者便说“群集俊秀,皆为惠连”以谢惠连比他的几位从弟,不用说就以谢灵运自比了“吾人咏歌,独惭康乐”不过是自谦罢了 ③人物如此俊秀,谈吐自然不凡,他们在宴会上做些什么呢? 赏美景——阳春烟景、大块文章、桃花园 序天伦——享受天伦之乐,而且相会于流芳溢彩的桃花园中,真是百倍欢乐 高谈转清——赏的对象那么优美,所以赏是幽赏;谈的内容那么欢乐,所以谈是高谈美景烘托乐事,幽赏助长高谈,从而把欢乐的激情推向高潮 饮酒赋诗——“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兄弟相会,花月交辉,幽赏高谈,其乐无穷,于是继之以开筵饮宴“飞”字把兄弟们痛饮狂欢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痛饮固然可以表现狂欢,但光痛饮就不够雅他们都是诗人,痛饮不足以尽兴,就要作诗 ④宴会气氛如何?作者有怎样的感受?文章中有没有表现作者情绪的词语?(“叙天伦之乐事”)“乐”字与前文哪个词相照应?具体意思是一样的吗?(与“为欢几何”中的“欢”照应,赋予了特定具体的内容)诗人李白与堂弟们在桃花园夜宴,究竟有哪些可乐之事? 一乐:春景秀美,风光旖旎 二乐:兄慈弟恭,尽享天伦 三乐:各具才情,幽赏高谈 四乐:佳咏伸怀,纵兴释怀 在桃李芬芳的季节,与自己的几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烟的园中,映现在诗人眼中的是无限的阳春风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丽的文章众人谈笑风生,摆酒设宴,四处春花飘香,清风轻轻拂来,席间各赋新诗,作不出诗来的要罚酒三斗,一时间笑声盈盈,确是人生一
大乐事! 四、拓展探究 1、李白俯仰天地古今,就人与宇宙的关系,发出了“浮生若梦”的慨叹,再转到 “秉烛夜游”,用意是什么?为什么虽有“浮生若梦”的慨叹,读起来却并不感到低沉? 作者一上来先行议论,从感慨人生短暂,世事如梦起笔,说出夜宴的第一条缘由可是接下来并不是沿着这个调子去进一步抒发悲观、低沉的情绪,而是笔锋一转,说自己想效法古人“秉烛夜游”去追寻人生的欢乐 援用“秉烛夜游”,他所表达的.首先是一种珍惜时间,挚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也流露了他当时仕途不达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并不是醉生梦死地一味追求宴饮享乐,这从下面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写春天风光之美丽诱人,从而引出春日夜宴桃花园的另一个缘由,并极自然地过渡到记叙与从弟共叙“天伦之乐事”可见开头的一番笔墨即是作者有意的铺陈,为的是提起下文,突出后面的诸多内容当然,这由感慨“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到转而去记“乐事”抒“雅怀”的变化,也正和李白的一些诗歌相同,反映着他那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 2、将本文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进行比较,说说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和精神气质的异同,体会李白开朗乐观的性格,对自然、对友情、对生活的珍爱,和纵笔挥洒的才气 《兰亭集序》和《桃花园序》同是记叙春日宴饮之乐,同是欣赏客观的自然风光,同是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但由于时代环境及作家个人身份、年龄的差异,在感情格调上是有所不同的王羲之感慨的是当时过境迁之后,游赏之乐便成了陈迹,欢乐和生命总是暂短的,必然“终期于尽”,所以发出了 “岂不痛哉”“悲夫”的慨叹 而李白则有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他认为正因为人生短暂,才应珍视生命,爱惜光阴,“秉烛夜游”他觉得美景是春天对自己的恩赐,他感到能和兄弟们一同咏歌、高谈、观花、赏月并举杯畅饮,乃是最大的乐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低沉清幽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高亢明朗,情调自是不同 五、读背课文 六、课堂小结
一、缘起
近一年来,应邀去二十余所学校作日常教学与研究的讲座,在互动环节中,常听到有教师感叹,做了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的教师,感觉是越来越不会教了,而语文教师尤甚。
反思我们的日常教学,除了十多年、二十多年只是重复刚参加工作几年的教学而没有多少长进的极少教师外,“越来越不会教”,更多的情况可能是我们给一堂短短45分钟的语文课赋予了太多的教学目标,而这些目标往往又是真正的语文课无法达成的;可能是我们把教学的过程设计得太复杂,操作起来越来越吃力;也可能是我们太注重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的运用而忽视了学生的基本读写,为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提高而懊恼;也可能是太在乎各种专家之于学习方式、教学理念的诸多提醒或者批评,那是直接影响奖励、评职的重要因素。
其实,我们心中都知道,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这样的精短诗文,只要让学生读读背背,在读读背背中把握作者情感、感悟作者个性特点就行了。
二、教学实录
(一)导入并解题
师:李白在《将进酒》中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饮宴赋诗(板书“宴”),自古以来是文人们的一大乐事,何况是在月光也能醉人的“春夜”(板书“春夜”),何况又是在花香四溢的“桃花园”(板书“桃花园”),何况是与自己宴饮的是聪敏多才的“从弟”(板书“从弟”,并提示“从”的读音与含义)。
师:这样,从题目上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李白的这篇文章,写的基本内容可能是什么?
生:李白在某一个春夜在某一个桃花园宴请各位堂弟,写了这篇序文。
师:序文一般有哪几种?
生:序有书序,赠序,宴集序。
师:这一篇属于——
生:宴集序。
师:我们还记得学过谁写的宴集序?
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师:宴集序,是指古人在宴集时,常常地一起借着酒兴抒情赋诗,诗写成后公推一个作一篇序。
(二)把握基调,深入感悟
师:先请同学们自由地诵读课文,注意:
① 文中句式多变,长短相间,有好多处上下两句构成整饬、巧妙和对仗,中间还有两个问句,引人思考,读起来抑扬顿挫。
②对照注释,把握文意,诵读时要想像宴会现场李白和他的堂弟们做了些什么。
师:从刚才的反复诵读中,我们感觉到,他们在整个相聚宴饮的过程中,整个气氛是怎样的?
生:“欢”、“乐”。
师:这篇文章的基调是欢乐的,写的是乐事,那么具体点说写了哪些事?这些事是怎样显出乐的?
请按“我看到李白写的一件事是……乐的是……”这样的句式,来说出你的发现。
生:我看到李白写的一件事就是宴饮本身,乐在时间很好,春夜;地点很好,桃花园,环境很好,又是与兄弟们相会,天伦之乐是天下第一乐。
生:我看到李白写的一件事是观花赏月,乐的是眼前的花月和整个世界都是有情的。你看,那暖融融的阳春也是有情的,她正用美丽的烟景来召唤我们呢;那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情的,她妆扮了绚丽多姿的美景来献给我们。
(师在此可就下面三个词作点拨:阳春、烟景、文章)
生:我看到李白写的一件事是大家一起吟诵诗篇,乐在来会的堂弟们个个都是聪明人,多才多艺,这情景就像我们现在唱卡拉OK之类,当然是一大乐事。
生:我看到李白写的一件事是大家的谈天说地,乐在大家可以高谈阔论,也可以是会心的清论,自由自在,话题一定是大家感兴趣的,白天里想说而不能说的可以自由地说,白天里一定要说可以不理不睬。
生:我看到李白写的一件事是“将进酒,杯莫停”,乐的是桃花丛中明月相伴,尽情地一醉方休。
(此处老师提醒学生把握“坐花”与“醉月”)
生:我看到李白写的一件事是喝到尽兴写诗,写不出就罚酒,乐在气氛热烈,文人雅兴,自然是第一乐事。
师:刚才,我们历数夜宴之乐事,但文中还出现了“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这样的说法,这与乐事协调吗?还有开头两句,是不是也有点人生短暂、光阴易逝的感觉?
我们再一起来朗读一下全文,品一品,整篇文章给你的感觉是低沉的吗?
生:不是低沉的。
师:那么开头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是何意?
生:表达的意思是:人生是变幻无常的,就像做梦一样。
师:人生既然是这样,我们该怎样来度过人生呢?一般的人们可能有什么样的态度?
生:有的是悲观消沉,及时行乐;有的是积极奋发,把握一分一秒……
师:李白属于哪一种?
生:也及时行乐,但没有悲观消沉。
师:这里有个关键的句子:“古人秉烛夜,良有以也。”也运用了典故。出处有二。
投影:①《古诗十九首》:“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②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你觉得李白这里取的是哪一个出处的意思更恰当?
生:李白显然是用了曹丕的话,他所表达的首先是珍惜时间、热爱生活的情感,当然而流露出他当时仁途不达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但并不是醉生梦死地追求宴饮之乐。
生:这种情感在基调是悲愤的《将进酒》中也体现出来。所以本文开头感慨“浮生若梦”是作者有意的铺陈,为了是提起下文并突出后面的乐事,反映出他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
(三)引入比较,把握性情
师:阳春,月下,美酒,共享天伦;咏歌,畅谈,赋诗,其乐融融。这时候,什么“浮生若梦”,什么生命短暂,似乎都在热烈、欢乐的氛围中远去了,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李白的旷达与洒脱。
如果我们设想,李白是一个在月光下喝酒,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他会非常孤独、非常苦闷吗?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李白的《月下独酌》。
投影: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师:请几位同学每人说两句,进行“诗意描述”
生:花前月下,李白却只有一个人独饮,那太无聊了。
生:灵机一动,举杯邀请明月一块儿来喝。这样,一个变成了三个:李白一举杯,上有明月相伴;一低头,下有身影相陪。
生:美中不足的是,月亮远在天边,不能和李白同酌共饮,而影子虽然近在咫尺,却只会默默地跟随,无法交流。
生:那就暂时将就着吧,好歹不能辜负了这么美好的春光。
生:唱吧,你看月亮也随我徘徊起舞了,跳吧,你看影子手舞足蹈了。
生:我李白可没醉,我知道,我一醉,你们月亮和影子都要回复到原来的状态了。
生:看来,趁我还不醉,我要跟你们约好,我们要永远结游,我们还要到天上的仙境相见呢。
师:酒逢知己千杯少,可独酌本是极其孤独苦闷、极其寂寞无聊的事,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反映的是怎样的情感?
生:李白有他自己的排遣方法,突出奇想让明月相伴。
生:虽然写的是“独酌”,却也自得其乐,读来也没有给人消沉之感。
师:独酌尚且能够做到这样,这体现了李白怎样个性特点?
生:体现了李白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特点。
师:课后请大家背诵这篇课文。并且根据刚才的探究与讨论所得,摘录你认为值得深入探究的句子或词语进行点评,写成点评文字。
三、反思
反思这一堂家常课,整个过程是简单的。简要导入并解题后,主要是让学生反复地诵读课文,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自行把握情感基调,多读几遍,其义自见,教师没有更多的“教”。接下来让学生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也是以诵读感悟为基础的,而不像有的展示课那样,在学生连文面基本意思尚不了解、语句还读不顺的情况下,就让学生作架空的“探究”。至此,学生对本课文的理解已经不错,自然引入《月下独酌》,则可以使学生在联系中更好的把握李白的个性特点和诗文风格。整个过程没有让人赶不上趟的更多“切换”,三、四个步骤却也有起伏,循序渐进,符合学生欣赏的规律。
——循序渐进,重视学习规律,这永远是“会教”的根本特征之一。
从教学细节看,学生对李白是熟悉的,教师没有必要用大量的文字投影作介绍,开头简单的导入实际上已让学生直入文本;提醒学生诵读应该注意的事项也扣住本文的特点,且点到为止,不像一些公开课那样让学生大量讨论怎样读而就是不安排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让学生按照一定的句式来自由言说自己诵读所见所悟,可以适当规范学生的思考、探究方向,避免“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乱说。而提醒学生把握“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内涵,实际上很好地解决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最后引入《月下独酌》,主要由学生自己来解读,也是切合学生的能力水平的。
——细节决定一切,而每一个细节能够让学生自己真正动起来了,这时候哪怕教师“教”得很少,也是“会教”、“善教”的啊!
反思自己的课,得出“会教”的结论,并非王婆卖瓜,因为这堂课实实在在的只是一堂家常课,非是要参赛获奖,非是要得到专家的首肯;只是通过反思,给我们自己的日常教学增加一点自信,在众多时髦的理念面前,既敢于“拿来”,又保持清醒的头脑。
——原来,我们是会教的:只要我们肯返璞归真!
这样的反思,希望不只对工作多年“越来越不会教”的老教师有所启示。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