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06
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是什么,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仲、儒、蔡、祭祀”;会写“仲、育、儒、仁、核、怨、粮、祭祀;”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等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重要地位。
课前准备:学生可从不同途径,网上、书籍、向家长了解等方式了解孔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近来央视百家讲坛,于丹教授在为我们解读《论语》,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于丹教授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其实《论语》在古代社会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二千多年来它一直影着*人的思想。
你们知道《论语》的作者是谁吗?(孔子)
2、课前,同学们都从不同途径了解孔子,请大家初步交流一下。
(学生可从孔子的生平、著作、言论、小故事等方面去谈)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生字音,看清字形。
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三、交流预习成果
1、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
读音:如仲(zhng)儒(rú)祀(sì)
笔画:如怨(夕)祭(夕)祀(巳)
2、需了解的词意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学说内容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它的经典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成为*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隐晦:不明显,不容易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四、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
一、(1、2)孔子的生平。
二(3-8)讲述孔子的几个故事。
2、默读1、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指导学生一边默读思考,一边画下关键的词句)
要点:(1)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人处世。因此,人们称他为圣人。
(2)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许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
点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系这句话的意思,举举生活中的实例,想想,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师总结:人要学会关爱别人,这就是儒家理论中最核心,最精髓的东西“忠、恕”,——宽容。
第二课时:
一、整体入手,回顾全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
(可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喝盗泉水
(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4)、晚年读《周易》
二、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1、默读第2-5个故事,抓住重点的语句去品味,通过孔子的言行,你悟出了什么?
2、小组间交流(2-4人左右)
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第二个故事
1)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
2)第三个故事
1)你怎么理解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可结合生活实际谈。
(君子由于有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获取利益)
引导学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穷困不要紧,重要的是有节*,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2)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实在不容易啊?
[眼见不一定为实,内心的想法太主观,要从多种角度,不同方面,全面地去了解一个人]
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肯于反思,肯于自省,才能不断拥有智慧]
※引论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想像着孔子当时的心情,读读他对弟子们说的话,再指名读,带着理解。
3)第四个小故事
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用一些成语或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
[笃信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学到老……]
三、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味感悟二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能否结合你学习生活中,谈几点感受。
总结:简单的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让我们得以秉持民族的根*,也让我们的心灵被唤醒,我们今天了解的只是*山一角,孔子的思想博大深厚,让我们试着沉下来潜心读读关于孔子的书,试着读读《论语》。
作业:1、推荐阅读同步阅读中的《孔子的故事》、《庄子传奇》,
2、如有兴趣,可阅读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并写读后感。
板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
孔子不喝盗泉水安守节*
君子与小人识人不易
晚年读《周易》学而不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
2、熟读课文,能揣摩课文前后的联系,感受文中洋溢着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感悟“孔子赞水”这部分内容,并以此融会贯通地理解全文。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教学设计及说明:
一、整体感知
1、同学们已经认真初读了全文,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泗水春景
孔子论水师生谈志向
(通过初读,反馈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二、自主选读,感悟语言
1、同学们已经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请大家选读其中感受深的那一部分内容反复轻读,有什么感受?
2、学生自读。
(学生自主选读,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体现教为学服务。)
3、交流。
相机教学:
a、读悟“泗水春景”。
(1)学生读。
(2)配乐,教师范读。
(3)学生交流感受,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齐读。
(在学生自主选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意境美,表达方式的美,更好地诵读好这段文字。)
b、读悟“孔子论水”。
(1)小组练读。
(2)交流读,老师要求:请同学们认真听这小组读,边听边想这部分内容,哪些词、哪些句子、哪一段落你感受最深。
(3)交流感受,相机引导学生重点读第八自然段。
(4)读词“凝望”、“意味深长”,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论水”这段话。
(5)交流对这段话的感悟,感受“真君子”的形象。
(6)欣赏“水”的动画。
(7)结合第八自然段再交流一下感受或对水还有哪些更深入的感受。
(8)齐读第八自然段。
(“孔子赞水”为教学重、难点,本段教学的过程仍按着整体至部分、至重点的步骤,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基础,相机引导感悟这段文字,并通过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感受水的形象,使学生对孔子这段意味深长的宏论有或浅或深的领悟。)
c、读悟“师生谈志向”。
1、出示“急*子”、“温文尔雅”两个词语,练读好子路和颜回的两段谈论。
2、指名分角*朗读这部分内容。
(这部分内容简化处理,但不丢弃,以便学生整体感受课文。)
三、感悟部分间的联系
1、同学们已经熟读了课文的三部分内容,那么这些内容是怎么联系起来融成一段美文的呢?
2、学生先自我感悟,然后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4、教师交流,相机板书:景、理、行、情。
(感悟联系,又回到整体,企盼学生将课文融会贯通,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四、自主设计作业
1、同学们学完了全文,如果请你做些作业,你将会自己设计哪些作业?
2、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主设计作业,也是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体现,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并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学习。)
五、引导课外阅读
1、出示“子曰:君子有九思……”。
2、初读设疑,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论语》。
(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产生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让小学生适时接触古文,大有裨益。)
简评:
本课时教学的总体思路是先整体入手,再分部分通过熟读感悟语言,最后回归整体,感受其间内在的联系。主要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有自主选择权,有自由表达权,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读好课文,从感受语言的表层到感悟其间的内涵及联系,充分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竭力创设一种*的教学氛围
教学目标:品评圣人的思想体系,认识其思想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教学难点:对文中引用的《论语》语句的理解。教学课时:如果布置了课前预习,可用一课时;否则,用两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山东省南部与江苏交界处有一大湖,烟波浩淼,荷花繁茂,名曰“微山湖”。湖中有微山岛,岛上有三座硕大土堆,各如小山,实为三座古墓--子渔(春秋著名军事家,《子渔论战》主人公)墓,张良(汉丞相,刘邦主要谋臣)墓和微子墓。微山岛、微山湖及微山县都因微子墓而得名。微子墓中所葬者名启,殷纣王之兄,即孔子之祖先。岁月辗转,延至春秋,此地归属宋国。后因避祸,孔子祖先离宋至鲁,安居曲阜,并诞生了一代圣人、历代仰慕、我国最早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这是山东这块风水宝地的造化,齐鲁人民世代的骄傲。二、品评圣人(一)但是,我们用现代眼光来评价孔子,会发现他的头脑中有许多不可思议的偏见--当然这全是由于时代的局限。请学生思考,概括其偏见(以此考察一下学生对孔子知之多少)。1、轻视农民,轻视农业生产。孔子的学生樊迟向他请教如何种庄稼、种蔬菜。孔子态度冷漠,回答说:“我不如农民,我不如菜农。”樊迟走后,孔子骂樊迟是“小人”(小人物,不成大器)。言外之意是让他的学生不要学这个。(《子路第十三》)他这种思想当时已受到世人唾弃。有一次,子路跟孔子周游列国被落在了后面,迷了路,便问一农民“夫子在何处”,那人回答:“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何为夫子!”(《荷髫丈人》)2、轻视妇女。孔子有句“名言”: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妇女与小孩子一样都难以教养。这是对妇女同胞、女教师、女学生的莫大侮辱,是可忍,熟不可忍。旧中国几千年“男尊女卑”,女性不得进学堂(女性都应感激蔡元培,是他首先向你们敞开学校大门),始作俑者就是孔子,孔子一生门徒三千,得意弟子七十二贤,竟无一女性,可见其对女性轻视到何种程度。3、森严壁垒的等级观念臭名昭著的“三纲五常”即为孔子等级观念之体现。这种僵化落后的观念取代了科学的尊卑观和荣辱观,剥夺了受压迫者发言和反抗的权利,客观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孔子的偏见远不止这些,例如他有句话叫做“不友不如己者”--不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人人照此去做,那么人人将无朋友,这既矛盾又荒唐。三、品评圣人(二)然而,尽管如此,孔子仍不失为万世仰慕之圣人,中华文明的缔造者。那么他究竟有那些优秀思想需要我们继承发扬与光大呢?阅读教材101页至105页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这个核心主要有几个要素组成?每个要素的内涵如何理解?引领学生边读边在书上划一划,难懂处随即讲解。举例如下: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含义是“仁者爱人”,即“爱人”,热爱所有人,热爱人类。“仁”的要素主要有四个,即孝悌、忠信、恭敬和智勇。然后让学生在书上分别划一划表达这些要素内涵的语句。教学重点是解释课文中夹杂着的论语语句,以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深入理解各要素内涵。试举例如下:1、小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今之孝者……何以别乎?--现在所谓孝敬,都说能够奉养父母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对狗对马,也能饲养它,如果不怀敬爱之心,奉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何区别?色难--奉养父母始终做到和颜悦色难啊。2、忠信事君,能致其身--侍奉国君,要奉献自己整个身心。主忠信,敬事而信,谨而信,言而有信--以忠信为主,敬业而守信用,说话谨慎而守信用,说到就要做到。3、恭敬巧言,令色,足恭……耻之--花言巧语,假装和颜悦色,过分恭敬,左丘明以此为耻,我也一样。入公门……--进入王公之门,恭敬有加,好象无地自容。过位……--经过国君之位,脸色庄重,脚步加快,说话好象底气不足。4、智勇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仁爱之人安心的实施仁爱,智者更有助于仁爱的实施。四、作业:从课文中选择十句《论语》语句进行翻译。
一、教学要点:
1、理解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
2、学认生字7个,学写10个,联系课文理解和积累词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等词语。
3、继续练习在自读中作批注笔记,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要求。
1、自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识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边读边圈点自己遇到的问题。
(二)导入新课。
1、出示“孔子”的画像,你认识他吗?板书“孔子”。
2、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请生上台向大家介绍孔子。
3、过渡: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它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
4、板书课题:“孔子和学生”,齐读课题。
5、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称他为伟大的教育家呢?
(三)理解课文。
1、带着问题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边圈点。
2、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看法。
3、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孔子教育学生不分高低贵*,一视同仁,理解“有教无类”一词。引导学生了解孔子与子夏对话时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理解“因材施教”一词。
4、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5、小组汇报交流情况,将疑难问题全班交流。
(四)作业:采集孔子的言语,摘录自己喜欢的。
第二课时:
(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二)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三)拓展思考: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四)读名言*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学习。
(五)读课文,做摘录笔记。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认词: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
(二)比较记忆字形:
裕资择谨慎
浴姿泽勤真
(三)练习写生字10个。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