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1-11
这是老子五章教案反思,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老子》五章教学设计
1.了解老子这个存在争议的名人。
2.理解“道”这一核心概念。
3.初步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恰到好处地运用于生活和工作。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节选内容运用辩证法思维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老子》五章
老子道家学术孕育三千年的中国心灵鸡汤助您洗涤心灵。 老子是一位出色的智者他所撰的《道德经》是一个知识宝库内藏的哲理使不少迷茫的心灵得到解脱几年前的《纽约时报》把老子列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
二、老子以及《道德经》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今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
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
《道德经》又名《老子》文约义丰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宇宙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他主张要把自己放在弱者地位认为“柔弱胜刚强”。这种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矛盾双方的斗争把转化看成是无条件的循环往复。
在政治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王”
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是很精辟的。
《老子》的历史观是落后的要求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三、学习第一章
1、学生自读(默读+朗读)。
2、学生讨论(难词难句理解)。
3、师生互动(难句疏通)。
4、老师引导师生明确:(出示幻灯一)
道是《老子》中最高的哲学范畴含义有:
(1)构成世界的实体。
(2)创造宇宙的动力。
(3)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
(4)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5)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源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
5、段落小结:(出示幻灯二)
老子设立“道”这一个最高范畴主要是为了方便阐述其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而已。
本章旨在说明:(1)、道具有不可言说性精深玄妙;(2)、道是万物的根源和初始其余的文字都是一个形容词而已。
四、学习第二章
1、学生自读(默读+朗读)。
2、学生讨论(难词难句理解)。
3、师生互动(难句疏通)。
4、老师引导师生明确:(出示幻灯三)
(1)本章总结了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经验中矛盾对立依存转化的例子由此推论出圣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无为思想)。
(2)“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创建、去发挥能动性去贡献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而顺着自然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据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即是要消除占有的冲动。人类争端的根源就在于人人扩张自己的欲望因而老子极力鼓吹“功成而弗居”的精神。
第二课时
一、继续学习第二章
1、组织思考:怎么看待“清静无为”?
2、学生讨论。
3、学生代表发言。
4、老师引导师生明确:(出示幻灯四)
(1)人有思想知识情欲作为有为本是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而有意地不作为以求返于自然原始实乃违反人之自然天性。
(2)、无为悖乎人类生活之趋势逆乎生活创造进步之主流。受其影响国人生活萎靡不振道家之流毒亦难辞其责。
(3)然叫人减低欲望保养自身亦可救弊亦可养人。
二、学习第十九章
1、学生自读(默读+朗读)。
2、学生讨论(难词难句理解)。
3、师生互动(难句疏通)。
4、老师引导师生明确:(出示幻灯五)
(1)具体论述治国主张反而论述该去除哪些东西。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一、继续学习第二章
1、组织思考:怎么看待“清静无为”?
2、学生讨论。
3、学生代表发言。
4、老师引导师生明确:(出示幻灯四)
(1)人有思想知识情欲作为有为本是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而有意地不作为以求返于自然原始实乃违反人之自然天性。
(2)、无为悖乎人类生活之趋势逆乎生活创造进步之主流。受其影响国人生活萎靡不振道家之流毒亦难辞其责。
(3)然叫人减低欲望保养自身亦可救弊亦可养人。
二、学习第十九章
1、学生自读(默读+朗读)。
2、学生讨论(难词难句理解)。
3、师生互动(难句疏通)。
4、老师引导师生明确:(出示幻灯五)
(1)具体论述治国主张反而论述该去除哪些东西。
(2)“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教学要点】1.理解《老子》节选各章的思想内容,把握道家的主要思想;2.熟读《老子》节选各章,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3.本节课难点:读懂《老子》节选各章,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 “有”与“无”、“师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 一、【导入】:《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函谷)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二、【作者生平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春秋时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汉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母亲怀了七十二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他博学多才,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在西方,《道德经》远比孔子或任何儒家的作品流行。事实上,该书至少出版过四十种不同的英文译本,除了《圣经》之外远远多于任何其它书籍的版本。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然今天没有几个人自称是道教徒,但是除了孔子以外,再没有哪一位中国哲学家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像老子那样广泛和持久。三、【创作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下放,陪臣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当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天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有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四、【文本内容讲析】;1.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以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道,(如果)能够说得出,他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叫得出来,它也就不是永恒的名。我们用“无”来命名田地万物的开始,用“有”来命名万物的起源(母)。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妙的道理。极远啊,又极深,他是一切微妙的总门。 解读:本章开篇明义,树立高标。“道”是这章(也是《老子》全书)的核心概念,是老子最高的哲学范畴。在这里“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最初的发动者,具有无限的潜在力量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道”具有不可言说性,不可以概念化,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源! “无”和“有”用来指称“道”的,是用来表明“道”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一个过程。 “无”并不等于零,相反,因为“道”具有潜藏的特性,不能为人的感观所认识;所以老子用“无”字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特性。“无”在老子看来,蕴含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蕴涵着无限的“有。” “不见其形”被称为“无”的“道”,却能产生天地万物,所以老子用“有”来形容“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实到“形而下”的介于“有形”与“无形”的一种特定的状态。“无”和“有”,来源相同,有机联系,相辅相成,同叫做“玄”。 所以,综合起来“道”是“无”中“有”,“有”中“无”,“道”超越于人的经验世界。这一章启示我们:不可拘泥于万事万物的表象,而应该用心去体悟“道”的实质。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哲学出发点。老子就是从这里出发,去阐述他的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的。何谓“道”?在传统的古书中,大约便有三种意义与用法。 (一)“道”就是道,也便是人世间所要行走的道路的道。犹如元人马致远在《秋思曲》中所写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个“古道西风瘦马”的道,便是道路的道。照《说文》意义的注释就是:“道者,径路也。” (二)“道”是代表抽象的法则、规律,以及实际的规矩,也可以说是学理上或理论上不可变易的原则性的道。如子产在《左传》中所说的:“天道远,人道迩。”如子思在《中庸》首章中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孙子所说:“兵者,诡道也。”等等。 (三)“道”是指形而上的道。如《易系传》所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又如道书所说:“离有离无之谓道。”这便同于佛经上所说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玄妙幽微,深不可测了!--选自南怀谨《老子他说》 有无互为生灭?《红楼梦》开头的一僧一道的开场白,梦游太虚幻境,以及“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乃至假托林黛玉的笔下反骂贾宝玉:
“无端弄笔是何人?剿袭南华庄子文。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低他人”等等老庄与禅道思想,几乎俯拾皆是。在这同样深及幽深的两者之间作不断深入的往返周行,就是一切行为动作的微妙法门。2.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天下的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就无所谓丑了;都知道怎样才算善,这就无所谓恶了。所以,有无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难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后左右互相对立而出现。因此,“圣人”用“无为”去处事,用不言去教导,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开创它。生养了万物,而不据调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自以为尽了力,功成而不自居(占为己有)。正因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解读:道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美与丑、善与恶、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相对的关系中产生的,同时这种相对关系也不断地变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对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互相依赖,相互补充。 在这里,“圣人”是老子心中理想人物的折射,他依照自然的规律而不强做妄为。天地间,万物欣然而作,各呈己态,圣明的人仅仅从旁边辅助,任凭各自的生命展开其生命的内涵。 同时,老子强调每个人都要发挥创造的动力,但是不能让自己的私欲无限发展。“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生”、“为”、“功成”,正是强调人要去工作,去创建,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但是对于人类的努力所得来的成果,却不必擅自据为己有。“不有”、“不恃”、“弗居”就是强调个人要消除占有的冲动,因为人类社会的争端,就在于人人都想扩张自己的私欲。从这点看,老子的人生观,并不消极。3.十九章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直,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抛弃了聪明和智慧,人民才有百倍的利益;抛弃了“仁”和“义”,人民才能回到孝和慈;抛弃了巧和利,盗贼才能消灭。以上三条作为文治法度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表现单纯、持守朴素,降低欲望,抛弃学问,没有忧愁。 解读:这章具体陈述老子的治国主张,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章老子首先讲应该去除哪些东西,再从正面讲怎样做。 老子主张摒弃知识、智慧、摒弃仁义等道德规范。因为“智慧”等往往成了人们雕饰言行乃至弄虚作假以博取功名富贵的手段;同时,在老子看来,对百姓“仁”也不必要,因为“仁”必然会干涉百姓的生活,国家就不得安宁了。“绝仁弃义,名复孝慈”,是因为人的天性就讲孝慈,不讲仁义,百姓自然就回能回到上慈下孝。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实际上是强调“无欲”,治国者无欲,不积聚奇巧器物,百姓见不着,就不会产生“欲”了,盗窃等事情就不会发生了。在老子看来,是在位者自己的贪欲引来了盗贼。在这章里,“圣”“智”和“绝学”相对,“巧”、“利”相对的是“少私寡欲”,“仁”“义”相对的是“素”“朴”:前者是社会的祸害,后者是救世的良方。 特别强调的是,“素”、“朴”都是指的是没有搀杂“人为”因素的自然本性。老子以为智巧谋虑的产生就意味着纯真本性的迷失,所以我们要防止智巧谋虑,恢复自然本真的状态,见素抱朴。人们只有改变占有的观念,摆脱贪欲的困扰,无执无为,顺应自然,这样才能恬然安适。这一点和孟子的“不失其他赤子之心”不谋而合。4.七十八章 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主。正言若反。 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超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小之所以能胜强,柔之所以能胜强,天下没有人不懂,就是没有人肯去做。因此,“圣人”说: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算是国家的君主;承担国家的灾祸,才算是天下的君主。正面的话听起来恰像是反语。 解读:此章从生活经验出发,引申出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道理,其本质上也是强调“圣人”应该遵循的治国之道:即“受国之垢”,“受国不祥”。可用《老子》中“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来概括这种治国的“柔”性:老子用水做喻,就是告诉我们“圣人”能做到谦卑,言辞谦逊,才能使国家安宁。 这章中,“正言若反”是理解的难点。所谓“正言若反”,就是从反面来表述正面,从反面来表述肯定。《老子》中还有“大巧若拙”、“大直若屈”、“大辩若讷”等等,就是从否定的方面来表述肯定。“正言若反”是老子独特的立言准则,是老子思想的一大特色。5.八十章 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名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行望,鸡犬之声
相闻,名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国家小,人民少,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用生命去冒险,不向远方去迁徙。虽然有船和车,没有地方乘坐它;虽然有武器装备,没有地方陈列它;使人民再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过得习惯。邻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吠的声音互相听得见,而人民知道老死也不相往来。 解读:这一章。老子描述了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状态。他的总的要求是:弃而不用各种各样的器具,让百姓安土重迁。具体做法是:不用车、船等技术先进的器物,让百姓出行困难;不用武器,就不会产生战争;不用文字,结绳而治,事情就简单化,最后就能让百姓衣服食无忧,安居乐业;和别的国家相邻,却能老死不相往来。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老子“无为”的政治理想是相联系的。他其实是主张回到远古时代,并希望社会永远停滞不再发展,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思想,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里,老子营造的理想的生存之境:人们顺天任势,自然无为,不谋于占有,不为于“益生”,无互相攀比的观念,知足知止,不为“人为”的欲望而奔波,没有因贪婪而产生的追求,没有为名利而发生的争夺,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的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五、【拓展延伸 】 1、我们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 明确:无为的思想,本事就是一种“悖论”:人有思虑,有知识,有情欲,有作为,都是自然而然的,“有为”,本就是人类生活之必然趋势,而故意去思虑,去知识,去情欲,去作为,实在违反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去“人为”以返回“自然”,却正是最大的“不自然”。道家的思想,对过去国人生活的萎靡不振,实应负一定的责任。 但是道家教人不以得失祸福毁誉穷达害心,脱除名利思想,依此修养,实可以得到一种精神的解脱。道家教人不要过分地伤毁自然,保养自己的精力,不胡乱地消耗,实在可以拯救社会的弊端。同时,道家在政治上极力反对干涉,反对专制,反对分等级,实在是有它的重要意义。 2、老子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强调“柔”“弱”的一面,我们该如何理解与评价? 明确:这一点,就是老子著名的“守柔若强”的思想。他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地强调这些思想,除了告诫统治者要谦虚谨慎,重视基础(“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之外,主要是要人们注意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不会被战胜。就是说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智慧、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自己的强大,而且不要去竞赛或者争夺那种强大,要“贵柔”“知足”,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持久而有韧性,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 这是老子在总结世事经验上得出来的,能开启人生的指挥,所谓“哀兵必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宁受胯下之辱”等等,就是在忍让和屈辱中求得生存的可能,积蓄力量,用以夺取最后的胜利。这种人生态度,承续了不动感情、坚韧冷静的理智状态和不失主体活动的特征,目的是服务于家族、邦国和个体的生存,这是一种中国式的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 六、【作业思考】 1、孔子在《论语》中也多次提到“道”,试论孔子的“道”与老子的“道”之间的异同。2、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连贯的一段话。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 ③ ) ;杨朱的贵我人格,( ④ ) ;孟子的大丈夫人格,( ① ) ;荀子的君子式人格, ② ;再一种便是庄子式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1)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2)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3)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4)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3、《老子》的四十章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二章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请结合所选第一章、第二十五章阐述老子的宇宙论。 4、预习《孟子见梁惠王》和《胠箧》,尤其是自己归纳整理其中的文言现象。
【学习目标】
1.了解老子及其作品《道德经》。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
3.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思考其现实意义,学习“以喻说理”的写法。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理解选文的思想内容。
难点:理解《老子》当中的人生智慧及其启示意义。
【总课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春秋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与庄子并称“老庄”。
老子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
老子是有极大智慧的古代哲学家。他观察了自然方面天地以至万物变化的情状,他观察了社会方面历史的、政治的、人事的成与败,存与亡,祸与福,古与今相互间的关系与因果,他发现并了解事物的矛盾性比任何一个古代哲学家更广泛更深刻。他把这种矛盾性称为道与德。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二、研习文本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注释]
毂:gǔ,车轮的中心部位。当:在。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毂上,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了车子的作用(车的功用正是产生于车毂的“无”)。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注释]
埏:shān,揉和。埴:zhí,黏土。
[译文]
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具备陶器的作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注释]
户牖:门窗。
[译文]
开凿门窗来建造房屋,有了门窗中空的部分,才具备房屋的作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注释]
之:助词,取独。
[译文]
所以“有”(车子、器皿、房屋)供人方便利用,正是“无”起了作用。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注释]
企者:踮起脚的人。
跨者:跨大步的人。
见,同“现”。
长:有两种读法,cháng,长久;zhǎng,得到敬重。
[译文]
踮[diǎn]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自我夸耀的人不会长久(或“不被人们敬重”)。
伐
会意字,表示用戈砍人头。意思有:击刺,砍杀;砍伐;攻打,征伐;功劳;夸耀。
矜
形声字,本义是矛柄。夸耀,如自矜攻伐;拘谨,持重,如矜持。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注释]
其:它们。行:同“形”。物:众人、世人。或:有。处:为、做。
物或恶之:人们对它有厌恶之情。
[译文]
用道的观点来看,(以上这些行为)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