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9-29
这是论语十则高中选修原文,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初步培养朗读,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能力,学习愠,君子,罔,殆,省,弘毅等文言实词的含义,熟练背诵全文,训练文言文语感。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自我解疑以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疑点难点的能力,加强其课堂参与意识,学习总结留,删,增,换,调等翻译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所涉及的学习方法,态度及为人修养,对照反省自己。
【基本设想】
1、以朗读促理解,启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提倡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做*思考,联系本人实际,以加深体会。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有关书籍,登录网站,搜集孔子及其《论语》的有关资料。
2、利用课下注释及工具书扫清字音障碍。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交流收集材料,创设阅读情境
(课件片头:古典音乐伴奏,背景为竹简滚动,孔子不同画像轮流出现。)
曾听过山东一位副省长非常自豪地这样向媒体宣传山东:泰山在这里崛起,黄河在这里入海,孔子在这里诞生。看来,孔子真不愧是我们山东的品牌人物。我们身为孔子的老乡也是倍感荣耀,那你对咱们这位光辉而伟大的老乡又了解多少呢?
(学生交流。)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孔庙朝圣,半部《论语》治天下,其貌不扬却倍受尊崇,早年虽有抱负却不得伸展,儒家创始人)
大家想亲身聆听这位伟大教育家的谆谆教导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十则。
(设计意图:利用孔子是山东老乡这一激趣点,吸引学生,培养其课堂参与意识,并注意把课文与多媒体网络有效链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展示。)
三、疏通文意,扫清障碍
背诵格言,名句。
对照自我,找差距。
(设计意图:目标明确,切实可行,有知识能力,有情感态度,便于指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
四、朗读感知
1、扫清字音障碍:
抽生读,注意语音,停顿,重音,语调,语速。
重点字词,如:不亦说乎三省诲女是知也的读音应讲解清楚。
课件展示:
读准下列生字读音:
不亦说乎愠三省罔殆诲女是知也凋
2、反复朗读:
范读,领读,抽生读,齐读,分组读等不同形式反复练习。
3、扫清字义障碍:
⑴以小组为单位,对照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依靠小组合作探讨,解决疑难点。
⑵教师不时参与各小组讨论,适时点拨,并指导其总结解释文义的方法。
⑶全班质疑答难,以学生反复朗读,自我感悟为主,教师略作点拨,不作字字对照,不深讲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文言句式等。
⑷总结归纳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倾听学生的理解发言,及时点拨,鼓励,可引导其用留,删,增,换,调等字概括。
(设计意图:以学生小组间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都由学生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并训练学生善于总结学习方法。)
五、深层体味
孔子的思想不应只熟记在口头,更应该领悟在心里,指引你今后的行为。我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感触颇深,我觉得和大家一起学习,使我也增长了许多知识,在座的每位同学都可以称得上是我的老师,李欣对同学进行帮助时特别有耐心,从不厌倦;王云飞在科技小制作方面很有创意;岳美彤多才多艺,信心十足,这些都很值得我学习。那么,你认为孔子的哪一句对你的震撼最大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
(有特长的同学可运用图画,音乐歌曲或其他文学作品的形式来诠释对本文的理解。)
1、把学习当作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2、温习时不只是简单的重复,更是升华认识的过程。
3、学习做人都要坦诚,谦虚,有热情。
4、善于以人为鉴,经常学习他人的优点。
5、学习亦任重而道远,学生也应不可不弘毅。
6、经常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不可任*自私。
学生发言如太平淡,教师应引导从自身找差距,引起心灵震动。
学生发言如太单一,教师应引导从学习,生活,为人处世等多角度思考。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践,引起心灵共鸣。教师的示范引路,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自我表现的信心与欲望。)
六、名句积累
1、根据刚才的交流,你一定找到了自己最欣赏,最喜欢的句子。抓紧时间背下来,小组四人开展背诵比赛,看谁背得又多又准确。
2、全班比赛,背诵本文所学的成语,格言,评出一名孔子最佳小弟子。
3、根据具体环境,用《论语》中的话来回答:(课件展示)
如:体现学思应结合的句子:
体现要善于向周围人学习的句子:
如何对待别人的优缺点:
(设计意图:积累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背诵量,也是新课改的重要教学观念之一。)
七、扩展延伸,求异创新
1、孔子的《论语》大多是向弟子传授学习方法,态度,为人修养等方面的知识,在教书育人上建树颇高。可大家发现了吗?《论语》十则中有一则是写自然景物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老师认为这则应划掉,它只是孔子闲暇赏景时所说,没有什么深刻哲理,你同意吗?
建立矛盾冲突,引起学生辩论,真理渐出水面:这句话是形容越是在危难之时,在紧要关头,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品格,内在*格。你能说出像松柏一样的人吗?(*战争时期英勇奋战的烈士,抗洪第一线上的战士,抗*过程中的勇士们等等)
2、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也有人认为:己所不欲,可施于人,你更同意哪一种观点,说出理由。
为避免空洞议论,可提醒学生用生活小事为例,深入浅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善于结合自我认知,辩论研讨的能力,不一定真能提出孔子思想的漏洞,只求在辩论中提高认识,加强理解。)
八、课外延伸
把今天辩论的两个问题,做进一步深入思考,整理成文。
【课后反思】
课前利用孔子是山东老乡进行激趣的过程较为成功,有力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交流讨论较热烈,联系自身实际,谈感想,找差距,更有效地加强了学生的认识与理解,但在小组交流质疑,总结文言文理解方法时,学生受年龄,基础的限制,表现不理想,以后授课注意学生实际,既要备课文,又要备学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言语句,并熟读成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2)、感受我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理解《论语十则》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评点、质疑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自学内容
1、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本课的字词障碍。
3、熟读文章,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划出自己最难理解的地方。
二、教学内容
1、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活动形式:请一生讲台为大家介绍。
2、初读——读准字音、停顿恰当
指名学生朗读,正音正字,指导语气停顿
活动形式:男女生擂台赛。
全班齐读
3、翻译
①提问质疑,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大家一起交流解决。
②翻译。活动形式:擂台赛:由男生讲解第一则大意,男生听完补充,女生听完质疑。
4、整理文言知识:通假字;虚词“而”的用法;成语。
第二课时
一、自学内容
1、熟读并背诵后五则,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思考哪些内容是探求知态度的,哪些内容是谈学习方法的,哪些内容是谈修身做人的。
二、教学内容
1、你认为哪些语句是谈求知态度的,哪些是谈学习方法的,哪些是谈修身做人的?
归纳明确。引导学生明确每则的道理。
2、谈感受。
哪则对你启发最大?请说说你的感受。
3、明确整理的`文言知识。
背诵并默写《论语十则》。
教学反思:
学生对擂台赛的兴趣比较大,在男女生分别朗读比赛和翻译比赛时,学生听的特别认真专心,全班学生都认真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了。需要思考的是学生在谈启发时,仍然停留在翻译层面,谈不出更深的理解,也不知道如何结合学习生活实际。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仍是很窄,语言表达较弱。计划利用自习时间给学生读读《于丹论语心得》。
教学目标
1、 了解《论语》和孔子,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
2、 理解前五则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 感受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感受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由《论语》和孔子直接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二、诵读感知
1、 学生范读,读毕师生评点,明确文言文的朗诵要求
2、 教师范读
3、 学生齐读
三、研读分析
1、“学而时习”章
(1)“学”指的是孔门弟子要学的功课——诗、书、礼、乐等,学这些科目,只懂道理行吗?
不行,还要“时习之”,“习”是实践,是练习。拖得太久也不行,还要经常、按时练习。这里的“学”与“习”有什么区别?好比游泳,先学道理,然后下水,等到学会了,会有什么感觉?(说,高兴,同“悦”)
(2)“朋”就是朋友,有朋友从远方来,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呢?(自由作答,适当引导与学习联系起来)孔子有门徒三千,来自全国各地,来的时间也不一样,有早的有晚的,孔子这句话是对门徒说的,有什么用意?
(3)“君子”指的什么人?孔子认为,什么样的人才配称作君子?
(4)这段话都用了“不亦……乎”的句式,翻译时要译做“不也……吗”
(5)这一则谈的是什么问题?
2、“吾日三省”章
(1)这段话是谁说的?“曾子”是什么人?
(2)曾子说,他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讲了三件事,同学们能把三句话翻译一下吗?(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3)学生翻译,教师纠正问题
(4)讲述“曾子杀彘”的典故,问,这个故事大致能照应哪句话?
(5)这一则谈的是什么问题?
3、“温故”章
(1) 我们每天都在“温故知新”,想一想,“故”指的是什么?“新”又指什么?
(2) “可以为师矣”一句应当怎样翻译?
(3) 模拟孔子与弟子的问答,促成背诵
4、“学而不思”章
(1) 只读书却不思考会怎么样?(罔:迷惑)
(2) 光空想不去读书又会怎么样?(殆:有害)
(3) 孔子在这里谈的又是学习的问题,提到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他有什么主张?
(4) 你赞同他的说法吗?能举例证明吗?
(5) 情景表演,模拟孔子师生之间的对话
5、“诲女”章
(1) 疏通文句
(2) 介绍这段话的背景
《荀子》一书有记载,书中说,子路穿着很华美的衣服去见孔子,孔子批评了他,意思是说,你穿得这样隆重,就会使别人害怕接近你,别人不敢接近你,你就听不到别人的规劝了。从这个背景看,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
(3) 这一则谈的是什么问题?
四、诵读成背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前五则
2、 巩固课文底下的注释
3、 预习后五则
“走一步,再走一步”,多么平常的课题,但读了几遍课文之后,那就另有一种滋味了。你会被作者那凝重的感情所感染,仿佛亲眼看见一位父亲正在鼓励被困在悬崖石架上的儿子脱险,仿佛听见父亲正在悬崖底下安慰急待脱险的儿子:“下来吧,孩子。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仿佛感受到“我”从崖下的岩石上投入到父亲那强壮的手臂中那一刹那的复杂感情。老师理解了作者的感情,在课堂上便会同学生一起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从而享受审美的乐趣。
在作者感情的驱使下,我抓住“我”脱险的经过这一主线随心所欲地处理了教材。指导思想是: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悟出生活哲理,从中得到启示。
如我在进行第二课时中,一改往日的一板一眼的字词检查,而代之以将字词出现在我带着情感的叙述中,使之词不离语言环境,在特定环境中理解词义。我说:“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父亲对“我”的鼓励,“我”永远忘不了投入父亲强壮的手臂中的那一刹那,当时,“我”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同学们,“啜泣”是什么意思?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来,并注音。(因为“泣”字许多同学读成“li”的音,另外,这个词是表达儿子内心感情的关键词。)老师又问:“‘啜泣’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此时学生的思绪已进入了课文中,老师借此机会马上引导学生谈课文中的重点部分,反复体味,尤其是父亲那句富有哲理的话我反复指导,让学生读出味道,加深印象。当再读到“啜泣”一词时,学生对这个词的作用便进一步理解了。紧接着小组讨论,“啜泣”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答案基本符合要求,老师帮助整理,使之表述简洁,有条理。
课内外阅读是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为培养学生重视课内阅读,我采取了让学生根据文段内容自己编题的方法,从注音、解词到思考题均由学生讨论,每逢遇到此种练习,学生比较感兴趣,当学生编的题被列入正式练习题时,学生特别高兴,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注音。最后老师与同学一起将题目去粗取精,系统化,有时编的题目能达到十个左右,这样一来,学生对课文内容更加理解,达到精读的目的了。
当进行到本段文字对我们的“启示”时,同学们一直在“蕴含的哲理”中跳不出来,通过老师点拨,学生终于明白:“蕴含的哲理”是从作者的文章角度讲的,“启示”则是对读者个人而言。那么文章蕴含的哲理是什么呢?即在人生的道路口,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胜利。文章给我们什么启示呢?即生活中要善于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出道理。
总之,这一节课我没有面面俱到,没有受教参的约束,而是大胆割舍。如对父亲教育方式的详论,这对学生来讲没有什么难度,联系实际也有的是话说,不必挤在40分钟的课堂上,否则冲淡了要讲的内容,突出不了重点,事倍功半。
最后我让学生将哲理性的语言背诵下来,这既是作者人生经历中的宝贵经验,也是对未成年的学生起着指导作用。每逢遇到困难,便会想到“走一步,再走一步”永远信心百倍,同时也能从平凡的生活小事中悟出人生道理,使思想更开阔,思维更活跃,知识更丰富。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