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语文必修教案

越中览古教学设计

日期:2021-09-25

这是越中览古教学设计,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越中览古教学设计

越中览古教学设计第1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诗歌通过意象、意境来表现情感的写法。

学习通过对比,表达情感的写法。

理解作者是中的情感

教学重点 把握意象。

教学难点 诗歌通过意象、意境来表现情感的写法。

教学方法 吟咏,赏读结合,讨论、讲析相互结合 学法设计 问题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卧薪尝胆”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当李白南游吴越想起这段历史的时候,他的感情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越中览古》。

二、作者信息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诗歌散失不少,今尚存900多首,内容丰富多采。其七绝作品语言明朗精练,声调和谐优美,写景抒情,深入浅出。像《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三、教师范读,学生背诵

四、诗歌讲解

1、一般的绝句,一、二句为一组,或写景或叙事,三、四句为一组,或议论或抒情,用现代汉语的方式去划分层次的话,一般是一、二句为一层,三、四句为一层,本诗在结构上与以前学过的绝句有何不同?诵读时应注意些什么?

这首诗前三句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在诵读时,本诗二、三两句间的停顿宜短一些。最后一句,“只今惟有”四字要重读,其后应作一顿,然后徐徐吐出“鹧鸪飞”三字,以示其中含无限感慨之意。

2、作者选取了哪两个镜头?

镜头一,战士凯旋,大家都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

镜头二,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样的美人,就站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侯着他。都城中到处都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

3、可是这样的镜头现在都没有了,“只今惟有鹧鸪飞”,诗人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流露出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慨叹。

4、所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对比写作手法。

分类作业

A类: 背诵这首诗

B类: JC

预习布置 预习《一剪梅》

板书设计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名篇:《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赠汪伦》

越中览古教学设计第2篇

教学目的

  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在诵读吟味中体会诗歌意蕴含蓄的物点。

  3.学习诗人的精妙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2.难点: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意蕴、风格及.写作技巧。

  2.诵读一讨论一质疑一答难一领悟。

  媒体设计

  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三百》到堪称百世之师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魏乐府,到多彩多姿的南北朝民歌,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一个顶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一批大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两河并流。今天我们选读三首唐诗。

  二、解题

  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今天我们学习《山居秋螟》和《登高》分别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越中怀古》是绝句。

  三、研习课文

  1.理清文意,整体把握

  ①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文下注解与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②背诵全诗,理清文意,整体感知。

  (解说: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要想深入挖掘其内在的神韵,首先要从最浅层的字面上把握每句诗的意思。朗读是有声的语言艺术,它能展现诗歌中的画面。)

  2.具体研习

  ①学习《山居秋螟》。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明确: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解说:此是关键句,如不讲清楚,会影响学生对全诗内容的理解,此句明了了,全诗的内容也便明了了。)

  B.最后一句中“王孙”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王孙”意,文下注释中已经明确,学生可据此回答。诗人着力描绘的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泉水、青松、翠竹、青莲正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其中人们无忧无虑的生活,正反映了诗人想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面对这个称心的世外桃源,诗人情不自禁地想留在山中,想归隐了。

  (解说:诗言志。每首诗都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志趣,而把握了这一点,也就把握了全诗的主旨,也就明确了诗人摹物状形的目的。)

  ②学习《越中览古》。

  A.试回想以前学习的绝句,本诗在结构上与以前学过的绝句有何不同?诵读时应注意些什么?

  明确:一般的绝句,一、二句为一组,或写景或叙事,三、四句为一组,或议论或抒情,用现代汉语的方式去划分层次的话,一般是一、二句为一层,三、四句为一层,而这首诗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在诵读时,本诗二、三两句间的停顿宜短一些。最后一句,“只今惟有”四字要重读,其后应作一顿,然后徐徐吐出“鹧鸪飞”三字,以示其中含无限感慨之意。读完这句后应当继续沉浸在诗的境界里一小会儿,再作结束表示。

  (解说:学生在诵读这首诗的时候,可能已隐约觉察出此绝句与以往绝句的不同,只是还未明确,教师一点拨,他们马上就会恍然大悟,使学生宝贵的模糊意识得到印证。)

  B.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他感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试述作者选取的两个镜头。

  明确:李白选取的不是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朝的两个镜头。

  镜头一:战士凯旋,大家都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

  镜头二: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样的美人,就站了宫殿,拥簇着他,侍侯着他。都城中到处都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

  (解说:学生明确了这两个镜头,为更好地理解本诗所运用的对比手法作了铺垫。)

  ③学习〈登高〉。

  A.请同学们反复诵读,注意语速的缓急、语音的轻重及句子的停顿,并体会整首诗的意境。

  明确: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颈联上句写长年飘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高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解说:欣赏诗歌,主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读出诗歌的音韵之美,也有助于进一步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B.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整体感知了三首诗的内容,初步理解了三首诗的意境,这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解说:认识事物要遵循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学生接触一首陌生的诗歌,头脑里总能有些感性的认识,先把学生自然产生的这些认识明晰起来,就为深入鉴赏诗歌打下了基础,也培养了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1.借助练习一的诵读提示,熟练背诵三首诗。

  2.思考讨论练习二中的第1题及练习三。

  3.找李白的另一首怀古诗《苏台览古》细细品读,与《越中览古》作一比较。

越中览古教学设计第3篇

教学目的

  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在诵读吟味中体会诗歌意蕴含蓄的物点。

  3.学习诗人的精妙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2. 难点: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意蕴、风格及写作技巧。

  2.诵读一讨论一质疑一答难一领悟。

  媒体设计

  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准备与诗歌内容相近的风景图片及相关的诗词、资料,达到形象、直观的效果,并扩大课堂的容量。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三百》到堪称百世之师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魏乐府,到多彩多姿的南北朝民歌,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一个顶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一批大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两河并流。今天我们选读三首唐诗。

  二、解题

  我国的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种,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今天我们学习《山居秋螟》和《登高》分别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越中怀古》是绝句。

  三、研习课文

  1.理清文意,整体把握

  ①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文下注解与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②背诵全诗,理清文意,整体感知。

  (解说: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要想深入挖掘其内在的神韵,首先要从最浅层的字面上把握每句诗的意思。朗读是有声的语言艺术,它能展现诗歌中的画面。)

  2.具体研习

  ①学习《山居秋螟》。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明确: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解说:此是关键句,如不讲清楚,会影响学生对全诗内容的理解,此句明了了,全诗的内容也便明了了。)

  B.最后一句中“王孙”指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王孙”意,文下注释中已经明确,学生可据此回答。诗人着力描绘的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泉水、青松、翠竹、青莲正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其中人们无忧无虑的生活,正反映了诗人想过安静淳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侧面反衬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面对这个称心的世外桃源,诗人情不自禁地想留在山中,想归隐了。

  (解说:诗言志。每首诗都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志趣,而把握了这一点,也就把握了全诗的主旨,也就明确了诗人摹物状形的目的。)

  ②学习《越中览古》。

  A.试回想以前学习的绝句,本诗在结构上与以前学过的绝句有何不同?诵读时应注意些什么?

  明确:一般的绝句,一、二句为一组,或写景或叙事,三、四句为一组,或议论或抒情,用现代汉语的方式去划分层次的话,一般是一、二句为一层,三、四句为一层,而这首诗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在诵读时,本诗二、三两句间的停顿宜短一些。最后一句,“只今惟有”四字要重读,其后应作一顿,然后徐徐吐出“鹧鸪飞”三字,以示其中含无限感慨之意。读完这句后应当继续沉浸在诗的境界里一小会儿,再作结束表示。

  (解说:学生在诵读这首诗的时候,可能已隐约觉察出此绝句与以往绝句的不同,只是还未明确,教师一点拨,他们马上就会恍然大悟,使学生宝贵的模糊意识得到印证。)

  B.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他感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试述作者选取的.两个镜头。

  明确:李白选取的不是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朝的两个镜头。

  镜头一:战士凯旋,大家都得到了赏赐,所以不穿铁甲,而穿锦衣。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出来。

  镜头二:越王回宫,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样的美人,就站了宫殿,拥簇着他,侍侯着他。都城中到处都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

  (解说:学生明确了这两个镜头,为更好地理解本诗所运用的对比手法作了铺垫。)

  ③学习〈登高〉。

  A.请同学们反复诵读,注意语速的缓急、语音的轻重及句子的停顿,并体会整首诗的意境。

  明确: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颈联上句写长年飘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高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解说:欣赏诗歌,主要通过反复诵读,才能读出诗歌的音韵之美,也有助于进一步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B.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整体感知了三首诗的内容,初步理解了三首诗的意境,这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解说:认识事物要遵循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学生接触一首陌生的诗歌,头脑里总能有些感性的认识,先把学生自然产生的这些认识明晰起来,就为深入鉴赏诗歌打下了基础,也培养了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1.借助练习一的诵读提示,熟练背诵三首诗。

  2.思考讨论练习二中的第1题及练习三。

  3.找李白的另一首怀古诗《苏台览古》细细品读,与《越中览古》作一比较。

越中览古教学设计第4篇

在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之后,企图进一步吞并楚国,他看中了位于现在南京中华门的长干里一带,召见他的谋士范蠡监理建城,定名“越城”,又叫“范蠡”城。当时的“越城”很小,城周只有1公里又80步,占地面积也只有6万平方米,称作“越台”。到了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又在南京清凉山(又叫石头山)筑城,称为“金陵邑”,这也是南京又称“金陵”、“石头城”的来历。到了公元前211年,孙权又在金陵邑故址构筑“石头城”,即今日南京的重要历史遗存“鬼脸城”,这是当时的军事要塞,它依山为城,因江为池,地势十分险要。

石头城

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头城门到草场门,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同治《上江两县志.山考》载:"自江北以来,山皆无石,至此山始有石,故名。《建康志》也说:“山上有城,又名曰石城山。”这里所说的“城”,也就是石头城。

关于石头城的由来,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据史书记载,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楚国(都城郢,即今湖北江陵)灭了越国(都城吴,即今苏州),楚威王设置金陵邑,并在今清凉山上筑城。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秦改金陵邑为秣陵县。相传三国时,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出使东吴,与孙权共商破曹大计。据说,诸葛亮途经秣陵县时,特地骑马到石头山观察山川形势。 他看到以钟山为首的群山,像苍龙一般蜿蜒蟠伏于东南,而以石头山为终点的西部诸山,又像猛虎似地雄踞在大江之滨,于是发出了“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赞叹,并向孙权建议迁都秣陵。 孙权在赤壁之战后,迁移到秣陵(今南京),并改称秣陵为建业。第二年就在清凉山原有城基上修建了著名的石头城。当时长江就从清凉山下流过,因而石头城的军事地位十分突出,孙吴也一直将此处作为最主要的水军基地。此后数百年间,这里成为战守的军事重镇,南北战争,往往以夺取石头城决定胜负。

石头城以清凉山西坡天然峭壁为城基,环山筑造,周长“七里一百步”,相当于现在的六里左右。北缘大江,南抵秦淮河口,南开二门,东开一门,南门之西为西门,城依山傍水,夹淮带江,险固现时势威。城内设置有石头库、石头仓,用以储军粮和兵械。在城墙的高处筑有报警的烽火台,可以随时发出预报敌军侵犯的信号。至南朝时,石头城作为保卫都城的军事要塞的地位依旧未变。

古代长江绕清凉山麓东去,巨浪时时拍击山壁,将山崖冲刷成峭壁。唐代以后江水日渐西移,自唐武德八年(625年)后,石头城便开始废弃,故中唐诗人刘禹锡作《石头城》一诗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诗人笔下的石头城,已是一座荒芜寂寞的"空城"了。五代时期(924年)。石头城上兴建了第一座寺庙--兴教寺,以后这里就成为寺庙、书院集中的风景名胜区。直到今天,它仍以“石城虎踞”的雄姿享誉中外。

如今,我们漫步在石头城下,不仅赭红色卵石墙基清晰可见,而且还能看到历代在岩墙上增砌的城砖。

据地质学研究,这里的岩层是距今大约1亿年到70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的浦口组地层。

在清凉门到草场门之间的城墙下面,有一块突出的椭圆形石壁,长约6米,宽3米,因为长年风化,砾

石剥落,坑坑洼洼,斑斑点点,中间还杂有紫黑相间的岩块,怪石嶙峋,远看隐约可见耳目口鼻,酷似一副狰狞的鬼脸,被称为“鬼脸城”。南京民间中有关鬼脸城的传说很多。相传这块岩石原来犹如刀削一般,光滑如境。如今在鬼脸城西侧确有一处清亮的池塘,从水面的一侧可以看到鬼脸城的倒影,老南京人俗称之为“鬼脸照镜子”。这一神奇的传说,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人。现在石头城遗址已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人们踏青觅翠、发思古之幽情的好去处。

回答者:赵大掌柜 - 大魔导师 十三级 11-22 21:20

石头城位于江苏南京城西北的清凉山后。古时为楚威王的金陵邑,后孙权在金陵邑原址石头山上筑城,故称石头城。又因其城基中段有几块赭红色砂砾岩凹凸不平,有如兽面,故俗称鬼脸城。 石头城地势险要。其周长约三千米,南面开二门。东面开一门,西北因紧靠长江,故不设城门。城内建有石头仓库,用来储存粮食,兵器等物资。城西最高处还建 有孙吴的烽火台。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二年兴 建城墙。此处石头城便成了南京城墙的一部分。如今石头城已是闻名中外的历史古迹,也是南京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今南京),翌年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东晋义熙年间(405-418)加砖累甓,明洪武二年(1369年)石头城为应天府城(今南京)的一部分重加修建。扼守长江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有“石城虎踞”之称。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