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日期:2021-11-29

这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是优秀的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第1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重点)

2、引导学生进入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实现情感的共鸣,对作者和作品做出自己个性化的评价。(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用余秋雨对苏轼的评价引出苏轼其人。

2、请学生回顾学过的苏轼的诗句。【意图:发散思维、快速进入课堂情境】

二、诵读感悟

1、师生探讨诵读要求。

2、小组讨论本诗诵读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并示范朗诵一句。

3、欣赏名家朗诵视频。

4、全班带着感情齐读。【意图:通过朗诵初步理解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知人论世

1、小组合作:用四字词语分别概括上下片的内容,派代表发言。

2、请学生说苏轼人生中的“风雨”--乌台诗案。

3、请学生结合文本分析、概括苏轼的形象。【意图:不脱离文本】

4、请一优秀学生带着感情范读。

四、重点研讨

1、小组讨论:请学生把全词的情感浓缩到词中的一个字上,说出理由。

2、小组代表发言,老师逐步引导学生关注“归”字。

3、让学生思考苏轼与陶渊明的“归”有何不同。

4、展示苏轼的其它诗句,学生读,分析苏轼的“归”。

【意图:引导学生对关键词进行分析和讨论,找到解读本词的钥匙。】

五、拓展探究

1、请学生动笔,写出自己想对苏轼说的话。

2、学生展示,老师评价、总结。

【意图: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评价苏轼及其词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六、分层作业

1、必做:背诵本词。

2、选做:课外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第2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感受词人的形象,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学习“知人论世”鉴赏诗词的方法,提高学生鉴赏诗词欣赏的能力。

体味其语言的艺术魅力。体会词作的意境。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以小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把握全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苏轼虽身处逆境,但仍能泰然处之、乐观洒脱的胸怀。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的困难和挫折,塑造健全的人格。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一和必修三分别学习了现代诗词和古代诗歌,对对诗词的鉴赏有一定的积累,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苏轼及豪放派词的理解,学会一些鉴赏诗词的方法。本词不但具有很高的文学审美价值,也有很高的精神价值,学生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体会作品传达的情感,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陶冶。

3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词人淡定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著名学者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这样写道: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苏东坡写于黄州的那些杰作,既宣告着黄州进入了一个新的美学等级,也宣告着苏东坡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定风波》就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创作的作品。

(多媒体出示课题名称及作者)

活动2【讲授】知人论世

苏轼:苏轼:(1037年-1101年)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与江西诗派开创者黄庭坚并称“苏黄”。词: 豪放派词人代表,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绘画:善画枯木怪石,开创了湖州画派 。苏轼堪称“旷世奇才”。

活动3【讲授】写作背景

中国有句话说“文章憎命达,痛苦出诗人”,苏轼这位旷世奇才一生历尽风雨,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这样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看似普通的几个地名,却极尽了苏轼屡遭贬谪的辛酸。

“乌台诗案”是苏轼在坎坷政治之路上遭受的一次重大打击。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新法,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实际上是“罪人”,宋神宗规定他“不得擅去安置所”,“不得签署公事”,应“思过而自新”。他因发对新法而被诬入狱,获释出狱后他被贬黄州,担任团练副使这有名无实的闲置。

活动4【活动】初读全词

(一)学生自由朗读全词。

(二)学生根据节奏划分再读全词。

定风波

——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活动5【活动】整体感知

(一)思考:这首词主要记叙了什么内容?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词中记叙的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

上阕——途中遇雨的情景

下阕——雨过天晴后的感悟

(二)思考: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苏轼的态度是怎样的?请找出相关词语。

(学生思考并回答)

明确:面对自然风雨的态度——莫听、何妨、谁怕。

板书:自然界的风雨

(谁怕)

活动6【活动】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句话中“轻”如何理解?

2.“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句话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全词点睛之笔,语含双关,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看法。

4.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多媒体出示问题,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答问题。)

明确:

问题一:“竹杖芒鞋轻胜马”这句话中“轻”如何理解?

明确:词人拄竹杖穿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问题二:“一蓑烟雨任平生” 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任”有任凭、无所畏惧、顺其自然之意。苏轼一生坎坷,屡经政治风雨的洗礼,却磨练了他顽强意志,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

板书:人生风雨

(任)

问题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全词点睛之笔,语含双关,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萧瑟处” 指刚才遇雨之地,也指人生危难之境。

“无风雨无晴” “风雨”和“晴”既指自然现象,也指人生中的风雨(人生中艰难苦难的逆境)和晴天(人生中春风得意的顺境)。一语双关。

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苏轼对人生沉浮变幻,喜乐哀愁不放在心上,表现了他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

问题四: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活动7【讲授】艺术手法

思考:全词有哪些艺术手法值得我们借鉴呢?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以小见大( 由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来表达自己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双关( 无风雨无晴)

活动8【活动】再读全词

(一)学生结合对作品的理解再读全词。

(二)学生展示朗读。

(教师点评)

(三)播放朗诵视频。

(四)学生齐读全词。

(教师点评)

活动9【活动】拓展迁移

赏析下面作品,分析诗中所蕴含的人生态度。

《东坡》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1.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2.东坡:位于黄州城东的一处偏僻山坡。苏轼被贬黄州生活窘迫,躬耕在此。

3.荦(luò)确:山石不平。4.铿然:表明声音响亮有力。

(一)教师点拨赏析的切入点

1.知人论世。

2.结合文意发挥想象联想。

3.抓住体现作者态度的关键词。

(二)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赏析本诗

(学生发言)

明确:对待仕途挫折,抱着开朗乐观、意气昂扬的态度,绝不气馁颓丧,坚守心中信念,表达了乐观旷达的情怀。

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但愿长醉山水间之意。

活动10【讲授】课堂小结

苏轼一生在宦海中沉浮,但他并没因人生的坎坷而消极悲观,在逆境中仍积极向上,以洒脱旷达的人生态度漫步人生路。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第3篇

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继续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2.了解词作者的创作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2.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进而把握作品的意境。

三、德育渗透目标

体会词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旷达豪放的意境,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在词的艺术境界中提升人格,净化情怀。

【教学难点】: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教学设想:读——析——结——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2. 进行挫折教育,学习词人开阔旷达的胸襟,以及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

导入:

在座的学生都是90后,是成长环境最优越的一代人。可有人认为我们大家是:缺少挫折教育的一代,是经不起风雨的一代。大家肯定不会认同。那我们想想,挫折来临时,我们会怎样面对,事实上又是如何面对的呢?是就此消沉逃避还是坦然面对、积极进取呢?

二、作者简介:

我们今天通过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看看苏轼是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的。那位同学来说说自己对苏轼人生经历的了解。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是宋代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一生有三起三落。 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间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罪,即“乌台诗案”下狱,被释后,谪贬黄州。(一起一落)元祐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祐四年,出知杭州。(二起二落),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颖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革新。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苏轼这次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三起三落)。直到宋徽宗继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苏轼坎坷的一生有这样两句诗形容“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学识广博、才华横溢。文、诗、词、书、画,无所不通,他是一位罕见的通才人物,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苏轼的人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但是他并没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三、朗读指导: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这首《定风波》

1、诵读要求:

读准字音 如:同行xíng 吟啸xiào 一蓑suō 烟雨

读出情感: 词语的抑扬顿挫 文句的舒缓轻重

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四、整体感知

1解析:(1、序(余独不觉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在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这几年,他内心当然有痛苦的一面,但他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

、五、重点探究、拓展

1、那按照自己的理解,再自由读一遍。抓住这首词的关键字,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上片重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板书:任(“徐行”)

——下片关键:“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天。

板书:无(“回首”)

原文的“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既是自然风雨,又是政治风雨、人生风雨,这么说诗中的“风雨”用了什么手法?

——隐喻

2、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板书):归

——前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所在,那就是: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 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 一心渴望退隐,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颇有点超凡拔俗的味道。这也是归。

——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背景) 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他又像庄子一样,要逃离这个社会。

3、大家再考虑:东坡为何不躲雨?

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词人却用平静的口气劝导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风雨中漫步徐行,吟诗长啸,的确是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手持竹杖,脚踏草鞋,远比官服车骑来得轻捷、自在,已是“竹杖芒鞋”的装束,谁还会害怕失去什么?

再说“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庙堂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这一句,充满艺术的张力,一下拓宽了全词的境界。苏轼一生坎坷,屡经政治风雨洗礼,但是这也磨练了他的顽强意志,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这才是苏轼最具魅力的人格光辉。

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找同学朗读,大家感受一下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从词中找一下答案。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

六、温故知新

我们以前读苏轼的东西是不是都是这个感觉? (同学可以齐背)

不是。同学举点例子。如: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壮志难酬)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祝愿,人间情怀)

七小结:《定风波》记叙的只是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寄寓了他对自己所遭受的政治打击的愤懑和故作旷达之情,从中表述了作者洒脱、放达的人生态度。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八、个性阅读

是不是大家都喜欢苏轼?

是或不是。 那请联系本词来说说。

——风雨本客观存在,他却视而不见,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慰藉。

你觉得这种慰藉不好吗?

——如果命运强加给他的这种风雨是不合理、不公正的,他就应该愤怒,应该抗争,这才是真性情。

——高兴了你就喊,痛苦了你就哭。这才是人的本性,正常人,俗人。

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

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性的表达。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

八、学习评价

鉴赏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评价,用一句话说说他的人或他的词。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带着我们对风雨的理解、对东坡的理解我们再齐读一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第4篇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苏轼抒发的旷达胸襟。

2、分析课文,学习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2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苏轼,如果诱导得当,学生应该是参与积极的。初中也学过许多苏轼的诗、词、文,对他有一定的了解,基本能把握他豪放的词风。相信通过平时的诗词鉴赏训练,学生能抓住关键句进行理解的。

3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理解苏轼抒发的旷达胸襟。

2、分析课文,学习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有一个才貌双全的现代女子叫刘艳琴,高声呼喊着要嫁给这样一个人,“佛说,修五百年方能同舟,修一千年才能共枕。他在他的千年里倏忽而过,我在我的千年里苦苦修行,虽然我不知道在这千年的轮回中,有多少人曾经如我一样地期盼过,但我仍愿意倾尽我的全部虔诚来祈祷:来生让我嫁给苏东坡,嫁给这个上帝唯一的骄傲。”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个千年前历尽坎坷的落魄文人用什么在叩动着现代女子的芳心呢 ?这样的一个旷世奇才,历史只能赐予我们一次,这个注定无法复制的人中豪杰,前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魂灵?让我们一起走近苏轼,走进他的灵魂。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震古烁今的词篇《定风波》。

活动2【讲授】二、展示目标,有的放矢

【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苏轼抒发的旷达胸襟。

2、分析课文,学习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活动3【活动】三、研究文本,掌握内容

第一环节:诵读课文,检查预习

第二环节:了解背景,走近作者

苏东坡是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际!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 黄州成就了苏东坡,苏轼也成就了黄州。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酒仙,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大文豪、诗人、大书法家,一个创新的画家,一个造酒试验家,一位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水利工程师,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

——林语堂《苏东坡传》

第三环节:诵读课文,理解情感

1、这首词描绘了几幅图景,你能具体说说吗?

上片:雨中穿行竹林图 下片:春风斜照相迎图

2、找出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并说明理由。

“竹杖芒鞋”表明自己被贬谪的处境,可是却比骑马轻快。自嘲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旷达超脱的智者襟怀。

“任”表现出其坦然面对风雨的信心与决心,而“谁怕”,用反诘的语气突出强调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宣言。告诉了我们面对人生风雨时,不惊恐,不退缩,任其自然,坦然处之。

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由眼前

风雨推及到整个人生,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镇定从容,镇定自若,我行我素、不畏坎坷、洒脱旷达、从容不迫的超然情怀。烟雨即人生的风雨,用暗喻的手法。

“也无风雨也无晴”本文主旨句,抒发作者的情怀。内心淡定,作者已经达到一种境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雨”与“晴”、顺境与逆境、穷与达,在作者心中,都是“无”——无所谓的。

回首人生的风风雨雨,苏轼悟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真谛,他决心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态度去抵抗纷扰的世界。苏轼的“归去”是归向何处? 归是一种精神家园的构筑。一种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一种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的人格修养;一种“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旷达心灵。寻找心灵的归宿精神家园。苏轼的归去遵循心灵的指引,积极实现人生的关照和超越,在生命的左岸和右岸之间,独守那份朴拙、持重、超然、旷达的自我。

料峭春风:人生的逆境,政治的风雨。山头斜照:人生的希望,阴雨之后必有阳光;要坚信困境是暂时的。作者在于挫折中看到希望,于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挫折和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A、隐喻了作者这几年的劫后余生中,政治风雨令人寒冷,但在词人的心中却能自然勇敢地面对。

B、阳光总在风雨后。 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A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C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表面上似乎是说,回到住处,再看路

经之地,既不是风雨交加,也不是朗朗晴空;实际上,“萧瑟处”隐喻宦途风雨,“归去”是用陶渊明的“归隐”之意,而“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说,有了归隐之心也就无所谓什么宦海的风雨或晴天了。显然,这里的主要心态是旷达,主要意向是隐逸。

“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名利的失和得,官职的降和升。“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雨中泰然处之的旷达乐观。政治舞台上的晴雨表升沉不定,不如归去,做一个老百姓,过着“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生活。只要经得起狂风骤雨的吹打,必然会有清风丽日跟着到来。这是作者在政治生涯中的心理体验。顺和逆,穷和通,在智者的心目中,都是无所谓的。体现了作者超脱,旷达自适,但并不颓丧沉沦的态度。词人用象征手法手法,写出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自己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从历史和磨难中走来,在穿林竹叶声中吟啸徐行,不避崎岖,走入安宁,走入心灵的坦途,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自己崭新的位置。伟大的灵魂在艰苦的跋涉,无声的探索,无歌无喜,无风无雨。

第四环节:结合词句,赏析技巧

1、找出作品中运用的表达技巧。

2、写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结合表达技巧进行赏析。

活动4【练习】四、学以致用,反馈练习

请赏析下面三首诗的表达技巧。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诗人截取生活中最普通的一件事———写信、捎信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写信人丰富的内心活动,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唐玄宗命人用快马从四川,广州给她运来。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扬贵妃穷奢极欲的生活。山顶千门为何要次第大开?末两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答案。原来这都是杨贵妃使然。当她看见一骑红尘奔驰而至,知是供口腹享受的荔枝到了,故欣然而笑。而其他人却以为这是来传送紧急公文,谁想道马上所载的是来自涪洲的鲜荔枝呢!诗的结句既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揭示安史之乱的祸根。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