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古诗三首》五年级下册笔记

日期:2021-11-16

这是《古诗三首》五年级下册笔记,是优秀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古诗三首》五年级下册笔记

《古诗三首》五年级下册笔记第1篇

教材简析

《出塞》是盛唐时期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吟咏了出征人守边的战斗豪情和对和平生活的祈盼。《春望》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的五言律诗,前4句写景,借景抒情;后4句叙事,借叙事抒情。全诗表达了诗人感时恨别、忧国思家的情感。《马上作》是明代抗倭名将、*事家戚继光的七言绝句,表达了一个*人为国尽忠的豪情和戎马生涯的英雄本*。

设计理念

在教学中以学生自读自悟为基础,以师生互动为主线,通过解题、初读,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意,初步进入诗的意境;通过品析文眼、佳句,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在诗的意境中悟情;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感。

教学目标

1苯柚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了解三首古诗的大概意思,初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崩识敛⒈乘腥首古诗。

3比鲜端线格内的7个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2个字。

教学重、难点

1倍炼诗的意思,能背诵这三首古诗。

2彼卸凉攀,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和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笨吻安贾醚生搜集有关这三首诗的资料,以及诗人的其他诗篇。

2惫彝蓟蚩渭。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钡既耄何夜的古诗源远流长,辉煌灿烂,你能背几首吗?今天我们再学习三首诗。教师板书:古诗三首。

2毖习第1首《出塞》。

二、初知诗意,质疑梳疑

1奔蛞介绍诗人王昌龄。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15年(727年)中进士,授校书郎、汜水尉、*宁丞、龙标尉,也称王*宁、王龙标。安史之乱起,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以擅长七言绝句著称。他的七绝多用乐府旧题,或描写边塞风光、*旅生活,或表现宫女思妇的愁怨,在简短的篇幅中能容纳多种景象,融进复杂的情感,创造出情景交融的境界。他的诗语言简洁洗炼,韵味深长。

2苯馐题。

塞:边塞。

3庇米约合不兜姆绞蕉潦文,做到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诗句。

4苯淌Ψ抖痢

5敝傅佳生读好节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1)学生朗读,读好节奏。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山。

(2)学生互读互评。

(3)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6弊远*晕颍结合注释及有关资料了解诗的大意。激励学生大胆质疑。

7奔体交流。

结合历史知识理解诗句的含义。提出疑问,梳理共*问题。

三、品读诗句,入境悟情

1倍亮苏馐资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说给大家听。

2辈シ趴渭,出示边塞的风光图片,感受边关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

3敝傅祭识燎傲骄洹

4苯*隼罟憬*的故事,为学生理解后两句诗作铺垫。

5碧寤帷安唤泻马度*山”中诗人表达的人们世世代代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

6敝傅祭识梁罅骄洹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弊杂勺楹狭废岸痢

2闭故靖鲂灾该读。

3笔ι互动背诵读。

五、回顾全诗,归纳升华

归纳总结全诗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

六、拓展延伸,积累提高

1笔占一些王昌龄的诗读一读。

2笔占其他诗人的边塞诗读一读。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苯淌介绍诗人及《春望》的写作背景。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义人。他生在一个“奉儒守官”、兼有诗歌创作传统的家庭里,这对他养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终生以诗歌关注国计民生的伟大现实主义大师有着深远的影响。不少研究者把杜甫的生平分为四个时期,即读书与壮游期,困守长安期,战乱流离期和飘泊西南期。756年6月,“安史”叛*下唐都长安。7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鹿阝州的羌村,自己前去投奔,途中为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诗人在长安城内忧虑国家命运,惦念家人下落,于公元757年3月写下了这首《春》。

2卑迨椤洞和》,解题。

春望:春天在高处远眺。

二、感情朗读,体会情感,培养想象力

1庇米约合不兜姆绞蕉潦文,做到把字读正确,读通诗句。

2苯淌Ψ抖痢

3敝傅佳生读好节奏,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在读中初步认识“溅、恨、抵”三个生字。

(2)学生互读互评。

(3)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4弊远*晕颍结合注释及有关资料了解诗的大意,并激励学生大胆质疑。

5碧寤崆楦校培养想象力。

(1)读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你的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象?诗人看到这些景象,是怎样的心情?(凄怆之情)

(2)美好的春景,在诗人看来却“花溅泪”“鸟惊心”,这是为什么?

(3)指导朗读前四句。学生自读,自评,评后再读。

(4)国家沦陷,忧虑国家命运;无法和家人团圆,倍感思亲;诗人“白头搔更短”,直至“浑欲不胜簪”这种愁,这种痛,你能体会出来吗?

(5)带着这种愁,这种痛,感情朗读后四句。

三、背诵全诗,总结归纳

1毖生自由练习读。

2闭故靖鲂灾傅级痢

3笔ι互动背诵。

4弊芙崛诗的表达方法:前4句写景,借景抒情,后4句叙事,借叙事抒情。

四、拓展延伸,积累内化

课外收集、阅读杜甫有关忧国忧民的诗篇。

第3课时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1敝该背诵前两首诗。

2苯樯苁人的生平。

本诗是明代抗倭名将、*事家戚继光的诗作。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今蓬莱)人。戚继光出身将门,从嘉靖34年(1555)开始,他招募“戚家*”,在浙*抵抗倭寇,成为抗击倭寇的主力,在抗倭的战斗中连连大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后辞官归乡,病死于家中。戚继光堪称*事家,对练兵、冶械等都有独特创见。

本诗是戚继光为数不多的诗作之一。他以浅显的笔调,描绘了自己的戎马生涯,表达了一个将帅对国家的忠诚和报国之志。“马上作”即骑在马上吟出的诗作。

3*导学习《马上作》。

二、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1毖生自读,认识“驱、驰、戈”三个生字。

2苯淌Ψ抖痢

3敝傅佳生读好节奏。

南北驱驰∥报主情,

*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

都是横戈∥马上行。

4毙∽楹献鳎根据注释及相关资料理解诗意。

5笔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教师指导学生读出无比自豪之情。

6毕胂笠幌抡馕唤*在战场上作战的情景。

三、朗读、背诵

1敝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北乘小

四、拓展延伸,迁移练习

仿照戚继光的《马上作》,替海*名将*世昌写一首《舰上作》,表达他的爱国情怀。以填空形式完成。(参考:劈波斩浪白云蓝海乘风舰上行)

舰上作

()报主情,()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

五、识字、写字

1背鍪旧字卡,巩固识记生字。

教师示范,重点指导写好以下字:塞秦恨欲驱横戈。

2毖生描写生字后,*书写。

《古诗三首》五年级下册笔记第2篇

知识:借助注视和*图等感知三首古诗的大意。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三首古诗。

能力:想象诗歌描绘的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景*。

情感:体会诗人的情感。

重、难点:借助注释知道三首古诗的大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具:课件。

教法:读中感悟,自学法

第一课时

流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生自学:

1.指导学生制订自学提纲,确定自学形式。

2.回顾总结学古诗的一些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

3.教师巡视做适当指导。

三、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

1.初读先感知:先整体阅读古诗,初步感知诗歌表现得画面情景。

2.朗读晓诗韵:

(1)利用注释、字典和同学帮学等方法读准生字、多音字和古诗中一些生僻的字。

(2)在读准的基础上通过出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感,达到上口入身。

(3)研读诗意:通过看注释提示,*图等联系学过的古诗和知道的成语推想把握古诗大意。

(4)美读感悟诗意:在把握大意的基础上,想象古诗的情境,体会表达的情感。

(5)品读抓诗意:完成课后第二题。

第二课时

一、全班交流:让学生们竞赛作答。

竞赛题目:可由教师课前准备好。

竞赛办法:由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学生作为打分评委,根据得分评出古诗学习优胜组合古诗学习能手若干名。

二、识字写字

1.认读生字:注意多音字“由、鲁”发音。

2.练写6个生字。

三、迁移练习:

选择其中的一首古诗,结合*图,展开合理的想象,改成一篇写景的文章。

《古诗三首》五年级下册笔记第3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应怜、小扣、潋滟、空蒙、相宜、毕竟、映日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2、能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表达。

二、能力训练点:

1、初步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2、指导学生想像诗中意境有感情地朗读,在反复朗读中休验诗意及古诗的节奏、韵律。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丰富学生情感。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以前同学们读过不少古诗,我们课本中的古诗大多写景抒情的,今天,我们再学习三首。板书:古诗三首

二、指导自学

学习《游园不值》

1、了解作者,让学生说。

(叶绍翁,南宋处州龙泉人,是位很有名的大诗人。有的

资料说他流落*湖,浪迹荒村,无官无职,了解农村的生活,擅长写七言绝句。

2、学生自学古诗。

3、教师点拔:

a、弄清古今词意的不同。(让学生说,然后教师补充)

游,游玩。不值,没有遇到。怜,爱惜。扉,柴门。应,大概。

b、调整词序。

应怜屐齿印苍苔调换为应怜苍苔屐齿印。

c、补充主语。

4、品读:

a、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b、想像意境,体验情感。

要点:一切美好向上的、生机勃勃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关不住的。

c、有感情地朗读。

三、巩固练习。

这首诗先写做了什么?后写看见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总结学习《游园不值》的方法:

1、你是怎样学习古诗《游园不值》的?

2、学习方法:想像意境,体验情感;有语气地读,表达自己的情感;自我感悟、体验,同学间讨论交流。

3、用这种方法学习第二首、第三首古诗。

二、点拔、提示参考

1、介绍作者:

苏轼,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杨万里,南宋时期*西吉水人。

2、解释字词句。

饮,饮酒。潋滟,小波荡漾的样子。空蒙,水气迷蒙。

欲,想要。

宜,好的。毕竟,到底。接天,一望无际。别样,特别。映日,在阳光的映照下。

3、品读。

a、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

b、想像意境,体验情感。

《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人抓住了西湖“水光”与“天*”在晴天和雨天时的不同景象进行了形象地描绘。读后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诱人的西湖美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此诗与众不同,上联抒情,下联写景。诗中描写的正是六月,正是莲藕花叶的极盛期。因此触目皆是荷叶,一碧万倾。

4、有感情地朗读。

三、.总结:

这三首诗分别描写了季节的景物?表达的共同感情是什么?读要体现出什么感受?

四、巩固练习:

根据诗句画景物:

春*满园关不住,一枝红可出墙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古诗三首》五年级下册笔记第4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学会“庐”、“川”2个生字,会解释“生”、“疑”这2个词;能说出“日照香炉生紫烟”和“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的意思。

  (三)会背诵、默写古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出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

  1、导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尤其是在唐代,古代文化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写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

  2、试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试读古诗,用笔划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庐(l*),庐字是半包围结构,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即:在门户的户的上面加上广,生字所带的新词是庐山,庐山,在江西省北部,是游览胜地,著名风景区。

  川(chu1n),川是翘舌音,用三拼连读的方法读准字音(ch—u—1n→chu1n)声调标在a上;用数笔画或书空的方法记字形,字义是水道、河流的意思。组词:山川、四川、川剧、一马平川、川流不息。

  学习生字要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大部分会用。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以字形教学为主,加强对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达到正确书写,合理运用的要求。学生也经常在形近字、同音字上出错,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设计一些习题,强化训练、形成能力。例,组词:

  疑()

  庐()

  卢()

  凝()

  炉()

  沪()

  3.解释诗题,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教师板书诗题:望庐山瀑布

  解释诗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①什么是瀑布?(瀑布,指从陡峭的山崖上河身突然降落的水流,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

  ②望是什么意思?(望,远远的看。)

  ③诗题是什么意思?(站在远处看庐山瀑布。)

  ④教师明确:《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就是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二)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朗读除指导读准字音外,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正确断句,不拿腔作调。教师应在停顿和语句轻重音两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再要求背诵。

  诗歌的朗读要注意诗的特点。一是要通过恰当的停顿,读出鲜明的节奏。朗读诗句,不能没有停顿地连着读,更不能在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把诗句读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比较恰当的停顿应该是: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是要注意把韵脚读得响亮、清晰些,读出韵味。这首诗押的是an韵。朗读时,一定要把“烟、川、天”这些韵脚读出来。

  前两句诗读的速度要稍微慢一些。后两句诗读的时候节奏要轻快一些,语调高一些。

  教师要通过范读的方式加强指导,使学生初步懂得朗读诗歌的要领,并用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朗诵。

  1、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

  2、逐句理解各诗句的意思。

  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先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再借助字典或查找一些资料弄懂这些字词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说说整首诗的意思。此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训练学生把句子说通顺、说完整、说优美。诗句的意思写在投影片或小黑板上,让学生读,并记录下来。

  (1)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什么意思?(“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山峰尖圆,烟云聚散犹如香炉,因此而得名。)

  “生”是什么意思?(“生”的原意是生成的意思,在这里是“升腾”的意思。)

  这句诗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先说,教师再归纳总结:在阳光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不停地升腾。)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是什么意思?(远)

  “瀑布”是什么意思?(瀑布,指从陡峭的山崖上或河身突然降落的水流,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

  “川”是什么意思?(川,水道、河流的意思,指瀑布下泻之后像一条河。)

  “挂前川”是什么意思?(挂前川,瀑布挂在山的前面。“挂”字化动为静,形象地表现出了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

  (3)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流”是什么意思?(飞泻的水流。)

  “直下”是什么意思?(“直下”是直泻而下的意思。直下,既写出了山的高峻(j)n)陡峭,又突出了瀑布奔腾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

  “三千尺”是什么意思?(“三千尺”是虚指,意在形容瀑布的高和长。)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很长的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飞快地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是什么意思?(疑,可能是,怀疑。)

  “银河”是什么意思?(天河,晴朗的夜空里呈现出的由许多恒星组成的白色光带,看上去像银白色的大河。)

  “落”的意思是什么?(落,这里指“从……落下”;“落”字写出了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

  “九天”是什么意思?(古代传说天有九重,这里指天的最高处。)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使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的最高处倾泻下来了。)

  3.读各诗句的意思,看插图,思考:

  (1)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庐山瀑布。这首诗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景色,使人感受到祖国山河壮丽可爱。)

  (2)诗中哪些语句具体写了瀑布,是抓住什么来写的?(“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抓住了瀑布高大的样子和奔腾倾泻而下势不可挡的磅礴气势来写的。)

  (3)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看庐山瀑布的?(诗人是站在离瀑布很远的山下往山上看瀑布的。)

  (三)细读全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1、齐读古诗,串讲诗的内容。

  2、品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遥看瀑布挂前川”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在山川之间,谁能将这样巨大的瀑布挂起来呢?只有大自然。在这句诗里包含了作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颂。

  细细品味这首诗,可以使我们领会到大诗人李白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列举一些我国著名的名山大川和旅游胜地、著名风景区。请同学讲一讲你曾经到过哪里?那里的景色如何?有什么特产?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等等,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可爱。

  (四)学生质疑,练习朗读、背诵。

  (五)作业。

  1、解释带点的词,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1)日照香炉生紫烟

  (2)疑是银河落九天

  2、写生字、新词。

  3、默写古诗。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