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

拿来主义教学反思

日期:2021-10-05

这是拿来主义教学反思,是优秀的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拿来主义教学反思

拿来主义教学反思第1篇

 鲁迅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他的作品一贯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情况往往是老师津津乐道,学生莫测高深,课堂教学的目标难以实现。每次讲授鲁迅的文章前,我都要求学生预习,但每次检查预习情况都发现预习结果不理想,学生普遍反映鲁迅的作品他们读不懂,根本不知道文章讲了些什么,要表现什么。这次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又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为什么我们如此推崇的文学大家的经典作品,学生会敬而远之,甚至成为我们语文学习的负担呢?我想,原因有三。

  第一:鲁迅的一部分文章,为了在民国的时候能发表,为了过审稿关,有时只能用比较隐晦的笔调去写;

  第二:学生对鲁迅所处时期的一些历史情况不了解;

  第三:学生不懂得站在作者的时代去审视作品,而是以今天的身份、今天的社会环境去阅读作品,试想一下,以今天的和平、富裕、民主、自由去理解鲁迅时代的混乱、专权、贫困,这是学生无法想像的,这也是学生无法理解作者内心和写作目的的最重要原因。

  因此,我觉得,要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特别是一些年代比较久远,时代背景比较特殊的文章,一定要让学生走进那篇文章所处的社会,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走进作品所处的时代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上课前,让学生自觉地去找作者所处的社会情况的资料,了解当时的民情民风,以利于学生了解写作背景。

  二:上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利于学生了解作者其人。

  三:上课时,让学生把找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以加深和扩大学生对该时代和该作者的理解和认识.

  四:讲课时,教师要把文章和时代背景、作者其人联系起来,讲清楚“文”与“人”的关系。

  五:老师可整理各个时代的最典型的特点,以利于让学生对照作者所处的时代、生平来对号入座。

  六:老师可找每个时代的代表作家进行评析,让学生对同一时期的其它作家略知一二。

  总之,让学生自主、自觉地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作家生平,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的内容。

拿来主义教学反思第2篇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分析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作者对此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1、分析闭关主义

  问:什么是闭关主义,作者的态度?

  明确:“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这就是闭关主义,实质就是清朝后期实行的闭关锁国主义。但被“枪炮打破了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作者否定闭关主义。

  2、分析送去主义

  问:什么是送去主义,作者是何态度,为什么?

  明确:认为自己是“巨豪”,只给予,不索取。送去主义,就是一种卖国行径,以一国之力讨多国欢心,结果只能是国衰力竭。如先送古董,接着送古画和新画,再者送活人。作者同样加以否决,因这样的结果最终是“几百年之后,当佳节大典时,我们的子孙因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送古董

  送去主义 送画

  送活人

  问:鲁迅先生为了证明这点,他采用了什么论证手法呢?

  明确:采用了类比的方法。如下:

  尼采:自诩是太阳 中国:—— 自诩地大物博

  光热无穷 —— 煤矿丰富

  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 只送去,不拿来

  他发疯而死 —— 亡国灭种

  3、分析送来主义

  问:什么是送来主义,都送来些什么,作者的态度?

  明确:送来主义,就是西方列强抛来了“洋货”,这是对我国经济、军事、文化等有目的、有针对性侵略和掠夺。英国送来了精神粮食——鸦片,德国送来了强国保障——废枪炮,法国送来了时髦东西——香粉,还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等。否定送去主义

  总结:闭关主义,行不通;送去主义,为乞丐;送来主义,受其害,所以,我们要——自己来拿。

  三、品味语言

  a、学生自由阅读,找自己觉得有意思有特色的语言,并加以评析。

  例如:1、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 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明确:使用口语,形象又生动,把“闭关主义”必然演化为“送去主义”的深刻道理一语道破,暗含对“闭关主义”者的揶揄。

  2、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明确:“大师”暗含讥讽,“捧”表现“大师们”恭敬的媚态,“几张”显得相当贫乏,却一路张扬,见得多么寒伧可怜,可悲可笑。

  3、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明确:反语。正话反着说,讽刺更强烈。

  4、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明确:使用俗语,拿来者的神态跃然纸上。

  b、学生自由阅读, 进一步品味先生用词的犀利、讽刺的效果。

  c、小结:

  鲁迅先生使用人们熟知的俗语、成语,有时又贬词褒用、褒词贬用,有时又把两个语义、风格不同的词语搭配起来使用,使文章充满讽刺意味。这是来自对卖国者、顽固者的憎恶痛恨,对祖国未来的担忧。

  四、联系生活,体悟文章现实意义

  在我们现在生活中是否存在盲目排斥或全盘接受的现象,拿来主义,在今天有没有实用意义?请同学们联系我们当前的社会现实说一说。

  五、完成随堂练习

拿来主义教学反思第3篇

 今天花了三十多分钟就把《拿来主义》一课处理完了,分别解决了“送去主义”的内涵及作者态度,“送来”的内涵及作者态度,对于“拿来”对象的三种错误态度以及正确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文中喻证的内涵。感觉虽然比较流畅,但是没什么深度可言,也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甚至对于这样教授是否到位也有些怀疑。课堂上,学生的困惑主要是对于“姨太太”的不理解,通过对比喻的解释学生很快就明白了。

  当然更多的是自己的困惑,第一个困惑是文中“拿来主义”的对象问题,教参上说,拿来主义的对象是“文学遗产”,这一点在文中最后一段“新文艺”一词似乎也可得到印证,但是送去主义的“学艺”似乎和“拿来主义“的使用对象有较强联系,但和“送来”的鸦片等联系就不那么紧密了,从“送来”鸦片废枪炮到“拿来”的文艺,存在一个范围变窄的问题,似乎不够高明,又不像是只击一点不及其余。第二,关于文中“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一句,这一句和全文内容关联实在不大,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文体是杂文的.原因,作者随性了些。第三个困惑是“并不用它来宴大宾”到底指的什么?难道仅仅是指不显摆?那么这又和“拿来主义”有什么关联呢?

  当然最主要的困惑适合某些学生一样的困惑,当我问“拿来主义”如何实行时,学生说不可实行,因为文中提出的是办法,对待好的要吸收,半好半坏的合理利用,坏多好少的适当保留,坏的舍弃,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还要说?比这更重要的是判断好坏的标准问题,而这一点在文中却并没有提及,但是判断标准恰恰应该是很多人不明白的问题,没有标准,再好的取舍方法也没有用武之地。

  还有一点,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关于“棉麦借款”的问题,当时对于这个问题各个方面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而个人以为,鲁迅批判的东西过多,往往容易建立绝对性标准而忽略差异性,即如《纪念刘和珍君》一文,鲁迅呈现给大家的明显和史实有较大差距,所以给我的感觉是有些东西鲁迅说得过于绝对甚至粗糙,缺乏严密论证和多方调查,往往容易让人偏听偏信。

拿来主义教学反思第4篇

学习目标:鲁迅《拿来主义》优质课教案

  1、了解鲁迅及其作品。

  2、理解拿来主义含义及实质。

  3、学习本文的对比、类比、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学习重点:

  1、理解拿来主义含义及实质。

  2、理解比喻论证的方法

  教学思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互动过程:

  一、进入课文

  A、导入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谁写的诗?。

  B、了解鲁迅

  (生答)

  今天,我们就一起领略他在《拿来主义》中横眉的风采。(板书)

  《拿来主义》是一篇杂文,杂文是现代散文的一种,偏重议论,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篇幅短小精悍,语言尖锐泼辣。

  二、文章研读:

  1、整体感知

  《拿来主义》是一篇议论文。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现在我们就围绕此结构看看:

  A、什么是拿来主义?

  B、为什么要拿来?

  C、怎样拿来?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文章,并同桌交流。

  明确:

  a、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所以……”,那么拿来的原因是在什么,即为什么要拿来?

  b、闭关主义,行不通;送去主义,为乞丐;送来主义,受毒害。所以,我们要——自己来拿。 (因果论证)

  那么我们怎么拿呢?

  c、占有、挑选,有辨别能力。

  2、具体研读

  ①现在我们就具体了解针对不同的事物应持什么态度,朗读第9段,完成下面表格。(朗读)

  喻体事物态 度本体事物态 度

  鱼 翅吃 掉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吸收(使用)

  鸦 片送药房供治病精华和糟粕并存的部分趋利避害(使用)

  烟枪和烟灯留一点,毁大部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作为史料、反面教材(存放)

  姨太太散 去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糜的东西剔除(毁灭)

  本处用来比喻论证,使深奥的抽象的道理变的浅显易懂。使我们明白了如何挑选。

  拿来主义究竟怎么拿,根据上面表格,用精炼的语言加以概括。

  明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使用、存放、毁灭。

  ②具有这种精神的人是新人,是具有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新人。那相反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旧人),他对待得到的东西(大宅子)又是什么样的态度。

  朗读第8节,完成下面表格:

  三种类型想 法行 动实 质共同点

  孱 头怕给污染徘徊不敢走进拒绝继承(逃避主义)不

  加

  挑

  混 蛋保存清白放火烧光盲目排斥(虚无主义)

  废 物羡 慕欣欣然蹩进全盘接受 (投降主义 )

  通过新旧人对所得到东西的不同态度对比,我们更清楚面对生活中一些事物,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

  3、集体朗读第10节。

  三、小结:通过对鲁迅先生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对外来文化、古典文化、新新文化要加以区别,加以选择,保留其精华,变成自己的。

  四、练习

  1、课后自由阅读文章,体悟文章中幽默讽刺、尖锐泼辣的`语言风格。下节课我们将分析它的语言。

  2、完成《学习与评价》P69上的练习。

  五、板书:

  (破)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送来主义

  孱头

  旧人 昏蛋

  废物

  (立) 拿来主义

  新人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