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九上诗词三首课后反思

日期:2021-11-13

这是九上诗词三首课后反思,是优秀的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九上诗词三首课后反思

九上诗词三首课后反思第1篇

一、学习目标《古诗三首》的教案设计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及想象诗中所描绘画面的能力,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一)学习《枫桥夜泊》。

  1、借助拼音自读。

  2、同座互读。

  3、指名试读,正音。

  4、在朗读的基础上,结合插图整体感受诗中的画面和意境。(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5、借助注释,弄懂诗句的意思。(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花。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渔火,即渔船上的灯,江边的枫树,江面的渔火一静一动,一暗一明构成一幅幽美的江中夜景,带着旅愁的诗人一夜未眠。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

  6、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7、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8、朗读时,可按下列节拍进行: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前两句朗读时要略带感伤语调,语速要慢。姑苏城外寒山寺要稍快,要有惊奇之感。最后一句读得凄凉而悠长。朗读时要想象诗中景象,体会诗中意境。

  9、背一背(或搜集)夜晚思念(或感伤)的古诗。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闻:听。闻啼鸟:听见鸟叫。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疑:怀疑,以为。举头:抬头。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注释]泊:停船靠岸。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数重:几层。绿:吹绿了。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二)学习《别董大》

  1、简介。《别董大》是高适漫游时写的送别诗,原题有两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二首。作者送别的朋友董大名叫董庭兰。董庭兰是玄宗时代的著名琴手,曾经得到宰相房的赏识和宠信。据说董庭兰善古琴,当时盛行胡乐,董氏受到冷落,高适送别他,可能也正是诗人失意的时候。

  2、按上面方法自学。

  (诗中一二两句写景。千里黄云蔽空,日落时天色昏黄,这暗示了董大的失意境遇。北风吹刮着大雁,大雪纷飞,写雪中的景致,同时也是隐喻董大即将分手远行。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在此情此景中送别友人,作者难免有凄凉悲苦之感。三四句是作者的劝勉,作者劝故人不要忧愁前面没有知己,天下哪个人不赏识你呢?要相信天下有知己,前路有光明的远景。作者没有承接前两句抒发悲苦的情调,而是表现昂扬的精神,豪壮的气概。这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有相似之处,后两句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更具一种豪杰气概。)

  3、朗读时,可按下面节拍进行: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景物描写朗读时语速较慢,要有凄凉之情,空旷之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要读出慷慨大度的气势。

  4、背一背(或搜集)类似表达友情(或送行)的古诗。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容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寒雨连江:润州在长江边。这句是说,夜里长江上下了寒雨。吴:春秋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楚山。洛阳:今河南洛阳,是辛渐所去的地方。冰心:比喻心的`纯洁。玉壶:冰在玉壶之中,进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使:出使。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朝雨:早晨下的雨。浥(yì):湿。客舍:旅店。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格非常豪爽。这首诗就是赠给他的。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桃花潭:水潭名,在今安徽泾县西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孟浩然:李白的朋友。之:往。广陵:即扬州。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烟花:指艳丽的春景。尽:消失。唯见:只见。天际:天边。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离离:繁盛的样子。原:原野。荣:繁盛。远芳侵古道:伸向远方的一片野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远芳:牵连一片的草。晴翠接荒城:在晴天,一片绿色连接着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两句借用《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典故。王孙:贵族。这里指的是自己的朋友。萋萋:草盛的样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忆:想念。山东: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逢:遇。倍:格外。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茱萸(zhū yú ):一种香草。古时重阳节人们插戴茱萸,据说可以避邪。

  第二学时

  1、简介:《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大约是长庆二年(公元822年)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写的。通过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一笑一吟中能够真率自然地表现内心深处的情思,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2、运用上面的学习方法自学。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前两句写夕阳照耀下的江水。夕阳从地平线上平铺水中,江面上形成了一半碧绿一半红的景观。铺字用得非常恰当。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的,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新月升起,凉露下降的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由此诗人在第三句对这种景象进行了赞美:可爱的九月初三的夜啊!

  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多么和谐、宁静的意境,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

  3、读这首诗时,应想象诗中所描写的优美景色,四句出现两幅画面,在想象画面的基础上记住诗句。(画图)

  4、朗读这首诗时,可按下面节拍朗读: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残阳铺水中要读得平缓、轻柔;瑟瑟和红要拉长语调,显示颜色的奇特;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则要读出赞美喜爱之情。

  5、背一背(搜集)描写傍晚或夜景的古诗。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释]鹿柴:地名。柴,一作寨。行军时在山上扎营,立木为区落,叫柴;别墅有篱落的,也叫柴。空:诗中为空寂、幽静之意。但:只。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日光。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山行:在山里走。寒山:深秋时节的山。径:小路。坐:因为、由于。于:比。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不适:不悦,不快。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月黑:没有月光。单于(chán yú ):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遁:逃走。将:率领。轻骑:轻装快速的骑兵。逐:追赶。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乃:就。发生:催发植物生长。潜:暗暗地,悄悄地。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径:乡下的小路。花重: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九上诗词三首课后反思第2篇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古诗词描述的景物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4、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词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想象描写的画面。

  2、背诵古诗词,默写《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课前准备】

  1、师生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2、指导学生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词。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了解诗人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乡村四月。

  师生谈话:孩子们,在四月的春天,你们到过乡村吗?在你们心目中的乡村,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下面我们来看看宋朝诗人翁卷是怎样来写乡村的四月的?

  2、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师:仔细观察插图,图上描绘一幅怎样的生动画面?

  (学生仔细观察后谈感受,教师从“初夏美景”和“农民繁忙”进行指导。)

  3、师生交流资料,了解诗人: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评价。

  4、小组合作,结合文中的插图和注释,利用工具书弄清句意。

  5、小组交流,讲讲诗意。

  三、全班交流,品评朗诵,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结合画面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诵读升华。

  师:前两句诗描写了那些景物? (绿原、白川、子规、烟雨)

  师:作者用这些特有的景物给我们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图,谁能用自己优美的语言给我们描述?

  (3~5位同学描述)(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师:这样一幅美丽动人的乡村风光,假如你是诗人,你的感受如何?

  (喜爱、高兴、赞美、欣赏)

  师: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边读边想象画面

  师:谁来读后两句诗,要读出自己的感受,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1:我从“闲人少”体会到农民都忙农活去了。

  生2:从“才……又”知道了农民刚干完蚕桑又去忙插秧,说明劳动紧张而繁忙,也看得出农民很辛苦。

  生3:读完了这两句诗,我觉得劳动人民很伟大,我要赞美他们。

  3、师小结全诗:前两句着重写景,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后两句着重写人,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赞美。

  4、学生边想象画面,边有感情地朗读。

  四、熟读背诵,积累语言

  五、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古诗,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想办法解决。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古诗。

  六、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前两首诗中出现的生字)

  蚕 桑 昼 耘 绩

  1、“蚕、桑、昼”的读音,书写时上下结构要匀称。

  2、“耘、绩”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又宽。

  七、作业

  1、抄写《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2、收集描写田园风光古诗词,选择一两首背下来。

  【板书设计】略。

九上诗词三首课后反思第3篇

 教学目标

  一、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感悟诗人或渴求人才,或立志建功立业,或追求平淡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情感、抱负与襟怀。

  二、初步了解魏晋诗歌体裁发展变化、题材内容更加广泛的特点,体会三首诗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

  三首诗思想内容的理解和感情基调的把握。

  教学难点

  《归园田居》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的认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乱频仍、动荡不已的混乱时期但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与文学艺术,却十分活跃,诗歌创作也进入了“黄金时期”,产生了曹操、曹植、陶渊明这样光耀千古的伟大诗人。本课就来学习这三位诗人的代表诗作。

  二、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诗三首诗,也可放录音。

  2、学生自读,对照注释读准字音,疏通文意。

  3、学生放声诵读三首诗,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内容,把握诗的情感基调。教师对诵读作适法的提示指导。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分别找三名同学朗读,然后集体朗读。

  在此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不要分小组诗论,时间宜短)和教师的点拨,明确三首诗的情感基调。

  曹操的《短歌行》:慷慨、深沉,朗读时速度稍慢,但不能低沉,更不能悲戚,要读出气魄。

  曹植的《白马篇》:昂扬,刚健,朗读时速度宜稍快,但不能轻飘,要读出少年英雄的气概。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喜悦,平和,宁静,速度较慢,语调宜平,要读出诗人陶醉于田园生活的喜悦心情,决不能慷慨激昂。

  三、师生共同研讨

  1、《短歌行》是否以抒发因“人生几何”而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为主?为什么?

  研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诗中的具体语句中得出结论:诗人迫切希望得到更多的人才,以实现“天下归心”的政治抱负(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契阔谈燕,心念旧恩”等诗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表现了作者的博大胸襟。

  2、《白马篇》塑造了怎样一个少年英雄形象?

  通过认真阅读诗句,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少年英雄形象:身手敏捷,武艺高强,奋勇杀敌,忠勇报国。

  要提示学生,作者塑造的少年英雄形象中,寄托着自已立志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3、《归园田居》是如何展现田园风光的诗情画意的?

  应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提高其鉴赏能力。

  作者几乎完全采用白描手法,以村落、草屋、榆柳、炊烟、鸡鸣、狗吠等农村中的最平常的景象,勾画出一幅恬静、平和、质朴的田园风光,其中融入了诗人的高雅情趣,表现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的农村生活的热爱,营造出宁静淡远的意境,令人神往。

  4、体会三首诗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谈谈自己的看法,并说说你最喜欢哪首诗。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诗句的具体分析,谈出自己的某点看法,不要求全面,教师可适当点拨。

  《短歌行》是四言诗,另两首是五言诗。四言诗秉承了《诗经》的创作形式和风格,两字一顿的节奏,古朴凝重。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因此,它更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灰飞烟灭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短歌行》以抒情为主,运用比兴、引用等手法,曲折细致地抒写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塑造了一位求贤若渴的主人公形象,格调悲凉慷慨。

  《白马篇》通过多角度描写和比喻、夸张、对偶等多种修辞方法塑造了一位勇猛忠贞的'少年英雄形象,刚健豪迈。曹氏父子的这两首诗充分体现了建安风骨的特色。

  (196年,曹操奉汉献帝移都许昌,改元“建安”,他不断招纳才士,在北方形成一个文学中心。曹操和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既是建安时代政治的中枢,又是文坛的领袖。他们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吸引了许多文人,开创了一代文学风气。以曹操为首的建安文学家,多是注重实际的政治家,他们有着力挽狂澜的雄心和自信,并且把建立不朽的功业视为短暂生命的延续。这种感情也在他们的创作中充分表现出来。忧时伤乱、悲叹人生短暂、渴望不朽的功业,都是非常强烈、十分浓重的感情,三者结合在一起,就使得建安文学具有异乎寻常的感染力,形成了慷慨悲壮的时代风格。人们在谈到建安诗歌的时候,常常称誉“建安风骨”。所谓风骨,乃是指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

  《归园田居》的风格与前两首截然不同。诗人以平常意象,朴素语言,在自然景物的描画中渗透浓郁的感情,风格平淡淳厚。

  四、作业

九上诗词三首课后反思第4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3个生字,理解字义,正确认读课文中“耘田”“绩麻”词语,掌握“供”这个多音字,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等活动,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发现古诗词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其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认“昼,耘”两个生字。掌握“供”这个多音字,理解诗词大意。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语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发现古诗词的美。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小导游”导入,激发兴趣

1.趣味导入

师:身处童年的我们,身上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有趣的故事,比如偷用妈妈的化妆品等等 这些故事饱含着我们儿时的快乐。那么你们猜猜古代儿童的童年生活是怎么样的呢?

预设: 生1:农作 生2:放风筝

师: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猜想,那么就请我们的小导游——范成大来带领我们去了解一下吧!

2.了解作者

师:在小导游带领我们之前,我们先把小导游的身份揭示一下

作者:范成大 字致能,号: 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 (先请学生回答,后揭示)出生地: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地位:南宋四大诗人之一,分别是杨万里、陆游、尤袤(mào) 也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师:)

师:好,我们已经知道“小导游”的信息了,我们的小导游就是我们所要学习的这首诗的作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三首》真实地再现了古代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ー)通过学习,了解发生在古代儿童身上的趣事。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ー)。借助拼音学会

生字,要求:①读准字音。②把诗句读通顺。

2.教师诵读,学生标记不认识生字的字音。

师:听到同学们绘声绘色的朗读,老师也不禁被你们感染了,现在老师朗读这首古诗,同学们就标识自己不会的字音。

注意读准“昼zhòu、耘yún、解jiě、耕gēng、傍bàng”的读音。

指导读准多音字

“供”([gòng]作动词时(四声)——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供应、供求、供需、提供、供不应求。[gōng]作名词时(一声)奉献:供养、供献、供奉、供佛、上供:被审问时在法庭上述说事实:招供、口供、供状、供认、供词。)——在诗中读四声。

3.自主探究

师:课文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我们已经解决了,那么现在我们一起穿越千年去浏览田园风光,同时去看看古代儿童的童年乐趣。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通过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结合课文注释,和文中的图片。理解诗句中词语的意思,在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大体写了什么?(2分钟)

抽生: 生1:农作 生2:当家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教师讲解

师:同学们都理解得很棒,那么现在我们一起来进入这首诗,看一下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

读题解说:

①诗题讲解

教师范读课题,《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师:有同学可以告诉老师,这里的四时是什么意思呢?

抽生

师:有同学答对了,四时——表示的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农民们一年四季都在勤劳的劳动着。

师:那杂兴呢?

抽生回答一下,也可以积极发言

杂兴——在四个季节当中会有不同的兴致。各种兴致

师:同学们看一下这首诗是其中的第几首啊?有人知道一共有多少首诗吗?

师:没错,一共有60首诗,而这首诗其中的第31首。

②逐字讲解

先读第一句诗

师:在第一句帮我找出两个字。这两个字呢是指示时间的关键字。——昼夜

(提醒学生做笔记。)记得把这个两个字圈出来

一一解释(可看注释) 昼:白昼。耘田:在田间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搓麻绳)

③翻译句子

昼出耘田夜绩麻,(白天出去给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家搓麻绳。)

村庄儿女各当家。(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④出示填空题考学生。

白天(在田间锄草)夜晚(把麻搓成线)

师:老师这里有一道题,哪位同学要来回答这个问题呢?答对了就有小星星奖励。

⑤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说的好的,便有星星。)

(四)小小总结家(赢星活动)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这首诗的一部分,那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下面我们进入我们小小总结家环节来说一下自己的收获。

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学会了注意读准“昼、耘、解、耕、傍”的读音。

生2:“供”([gòng](四声)作动词时——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供应、供求、供需、提供、供不应求。[gōng](一声)做名词时——奉献:供养、供献、供奉、供佛、上供:被审问时在法庭上述说事实:招供、口供、供状、供认、供词。)在诗中读四声。

生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会翻译了第一句的古诗意思。

昼出耘田夜绩麻,(白天出去给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家搓麻绳。)

村庄儿女各当家。(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生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诗人范成大的生活经历是比较艰苦的,但是他最后还是成功了,所以我要学习他那种刻苦的精神。

生5: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南宋四大诗人分别是,杨万里、陆游、尤袤(mào) 也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2.师小结:我们的同学们都总结的很棒,下面我把小星星送给我们这四位同学。特别是我们第一次为同学总结的很好,这一点我们其他同学都没有想到范成大他的生活虽然很艰苦,但是他最后还是成功了。

作业

1.将课文中的生字词抄写一遍

2.翻译后句诗

板书设计

昼耘田

农事繁忙

夜绩麻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