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0-31
这是我爱这土地教案教学反思,是优秀的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教学目标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
1.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重音,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识记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3.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4.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关键诗句的理解
2.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理解一、二两节诗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交流表达爱国主义感情的诗文名句,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这些不朽的诗篇,都是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爱国志士发自内心的呼喊。今天,我们来学习同一题材的现代诗歌名篇《我爱这土地》。(板书:我爱这土地艾青)
二、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三、解题,背景介绍
诗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四、朗读指导
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
第一步: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第二步: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参考: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三步:学生自由朗读,探讨本诗的感情基调:悲怆而深沉;
第四步:朗读练习,推荐2—3名读的好的同学在班上朗读;
第五步:男生、女生分别齐读;
第六步:全班同学集体朗读;
第七步:背诵全诗。
课 标 要 求
1、象征手法及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2、重点词语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3、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4、反复朗读、背诵这首诗。
5、比较阅读。
学 法 点 悟
1、朗读时注意节奏和重音。
2、理解象征意义时不人云亦云。
整 体 感 知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将自己比作一只鸟,以它生死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对祖国的挚爱。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疑 难 解 析
质疑:诗歌一般是讲究押韵的,这首诗不押韵,是否不伦不类?
解惑:这首诗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末停顿构成一定的节拍。更重要的是诗中感情的起伏构成一种内在节奏: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并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全诗感情波澜起伏,诗意层层递进。是一首好诗。
质疑:写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
解惑: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质疑:诗中“土地”、“河流”、“风”和“黎明”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解惑:“土地”象征了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黎明”是充满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
语 言 揣 摩
1、“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诗人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更能表达诗人为祖国前途、命运担忧,心力交瘁的情状。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怀着对祖国的挚爱,永远为之奔走呼号的决心。
2、“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诗人借鸟儿死后羽毛腐烂在土地里表达诗人对土地的痴情和眷恋,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一问一答,诗人直抒胸臆,以“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了他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一、学情分析:
《我爱这土地》是七年级下期的一首现代诗,是一首反应战乱时期的爱国诗篇。诗人艾青以小鸟自比,通过一只喉咙嘶哑但仍然要为脚下的土地——这片苦难中的大地奋力歌唱,直至迎来光明,直至自己生命完结的典型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对人民的无私而深沉的爱恋,也表达了自己要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献身的崇高品质。可以说,这首诗表达了那一代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拳拳爱恋之心。
诗中所写到的时代离学生有些遥远,诗人蕴含于诗句中的满腔爱国热情使学生不太好理解。不过,在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接触过现代诗的学习,也积累了一定的诗歌赏析的方法。那么这学期对于现代诗的学习,就需要在学生原有的学习现代诗歌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对现代诗歌的阅读技巧,提高自己赏析诗歌的能力。
这首现代诗,沿袭了我国古代诗歌通过选取典型意象来表情达意的方法。那么,在学习这首诗时,要着重引导学生注意诗中所选取的意象,并通过对特定意象的分析,来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重音,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3、能通过分析诗中意象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4、学习本诗所运用的艺术技巧。
三、教学策略:
这是一节高效课堂的公开课。在课堂模式上,我选取了我校一直在探究的“一四三”教学模式。即“一个中心、四个环节、三种学习”。
在课堂上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适时指导学习方法,适时点拨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通过教师预设符合课程标准、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重点、难点;通过一些主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学有所依,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可行的范本;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以及展示讲解,使课堂成为一个动态的、生动的、发现学生异向思维的高效课堂。
四、教学过程:
(一)分发学案,指导预习:
提前分发学案,指导学生有效预习:内容包括有关作者和写作背景的资料,有关诗歌的常识以及赏析诗歌的一般规律和方法的资料。预习指导中除了给出阅读资料外,也给出了几个简单的检测题,以检测学生阅读资料的效果,同时也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资料。
A、阅读下列资料,圈划、背记重要内容:
1、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诗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2、写作背景: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其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3、朗读指导:自由体的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字数、停顿、押韵没有严格的限制。随感情的表达句子可长可短,字数可多可少,自由灵活,不拘一格。因此,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语速、节奏、停顿、重音,同时还要在朗读中学会情景再现,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词语的重读与否,主要是由诗歌的情感所决定的。一般来说,能鲜明的表达出诗人情感的词语,包括中心语、修饰语,都应该重读。
(1)语速:朗诵的速度是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而一般的叙述、说明、议论则用中速。
(2)停顿: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朗读中停顿主要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同时,也可给听者一个领略和思考、理解和接受的余地,帮助听者理解文章含义,加深印象。强调停顿主要是靠仔细揣摩作品,深刻体会其内在含义来安排的。
(3)重音: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常见的规律是:
①一般短句子里的谓语部分常重读;
②名词前的定语常重读;
③动词或形容词前的状语常重读;
(4)节奏:朗诵中,节奏主要表现在有声语言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回环往复。 方法:
① 欲抑先扬、欲扬先抑
② 欲停先连、欲连先停
③ 欲轻先重、欲重先轻
④ 欲快先慢、欲慢先快
(5)情景再现:即:在符合文章需要的前提下,以文章提供的材料为原型,使文章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在朗读者脑海里不断浮现,形成连续活动的画面,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
4、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修辞手法,二是表现手法,三是表达方式:
(1)修辞:比喻、拟人、夸张、互文、借代、借喻、通感、双关、对比、反语、反复、对偶
(2)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
(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托物抒情)
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艾青(ài) 嘶哑(sī yǎ) 汹涌(xiōng yǒng) 吹刮(guā)
6、根据朗诵指导,给诗句划出节奏和重音,反复大声诵读,并试着背诵。
B、检测预习:
1、读出下列字词:
艾青( ) 嘶哑( ) 汹涌( ) 吹刮( )
2、文学常识填空:
(1)艾青,原名 ,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 。早期诗风格 ,调子深沉忧郁。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 。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诗集有《 》《 》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
(2)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 、 、 、 ,同时还要在朗读中学会 。
(3)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 , 。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学: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是地主的儿子,可是有人说,他是“土地的儿子”、“土地的诗人”,因为“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他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我国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大奖。然而当初,他却是戴着镣铐登上了诗坛——因为在他22岁的时候,从事革命文艺活动而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写下了不少的诗篇,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这个诗人是谁呢?
对,他就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艾青。
(三)出示目标,明确方向:
1、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重音,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3、能通过分析诗中意象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4、学习本诗所运用的艺术技巧。
(四)明确顿挫,反复诵读:
1、听读,纠正自己在预习中划的节奏和重音。
2、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重音。选出一两句感受最深的诗句多读几遍。
3、学生展示朗读。师生点评。
4、齐读,用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5、师生合作诵读:
师:我爱这土地——艾青
师:假如/我是一只鸟,
生:假如/我是一只鸟,
师: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男生: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女生: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师: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师: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全体: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五)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再读圈画明意象(寄托着诗人情感的具体形象):以下四个思考题 分别分给七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交流,为全班的展示做准备。小组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小组,参与小组的讨论,给学生的学习以方法的指导和技术支撑。
1、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并旁批鸟歌唱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等形象包含的意义(分析时请注意结合这些形象前边的修饰语)。(一、二组完成)
2、画出描写“鸟”的诗句,结合着具体描写分析鸟的形象。(三、四组完成)
3、第二节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五、六组完成)
4、第一节诗和第二节诗的抒情方式分别是什么?这两节诗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七组完成)
(六)小组展示,互动生成:
在各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学习效果的展示和交流。每小组选出一名中心发言人作主要的发言。发言不到位的地方有本组补充,或其他的组的同学做补充和纠正。其他组的同学还可提出自己的疑问,由交流的小组答疑解难。
学生讲解不清或理解不透的问题,由教师明确讲解。教师的讲解要注重方法的指导。
明确问题的理解:
1、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并旁批鸟歌唱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等形象包含的意义(分析时请注意结合这些形象前边的修饰语)。(一、二组完成)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象征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这些修饰语限定语丰富了意象的内涵,突出了鸟儿的“爱国者”“吹号者”的形象:歌唱“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既是虽然祖国大地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正遭受苦难,做为一只在炮火中力薄势单的鸟儿,却勇敢地护卫着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不但不会弃之而去,而且为它的解放加油呐喊;歌唱汹涌着“悲愤的”“河流”,吹刮着“激怒”的“风”,就是在为中国人民满怀悲愤满腔怒火地掀起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而呼号礼赞,目的是等到“无比温柔的黎明”来到的那一天。)
2、画出描写“鸟”的诗句,结合着具体描写分析鸟的形象。
(“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哑,面对千难万险,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这只“鸟”是一个饱受磨难,拼尽全力用整个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这强烈的对比和反差中,一以贯之的乃是“鸟”对土地执着的爱,实际上寄寓了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决心。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3、第二节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①揭示全诗主旨:
②这两句诗一问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③最后两句也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4、第一节诗和第二节诗的抒情方式分别是什么?这两节诗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一节是借物抒情; 第二节是抒情(直抒胸臆)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因果关系的一问一答,是爱国者目睹满目疮痍的祖国,爱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愤表情的特写。在这一节里诗意得到了提炼和升华。
这两节诗都饱含着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热爱之情。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为第二节感情的迸发、感情的升华做铺垫。使诗意层层递进。)
小结:意象的象征意义。(课件板书)
我爱这土地
意象 象征
鸟 诗人自己
土地 祖国大地
河流 满腔悲愤
风 抗争精神
黎明 解放区(胜利)
主题:诗人以鸟的形象自喻,用饱含激情的诗句歌唱祖国,歌唱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这种鸟儿对土地的痴情,表达出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
(七)拓展延伸,仿写抒情:
学生齐背《我爱这土地》。
读诗使人灵秀,写诗使人高雅。如果我们也能用优美的诗句表达自己的真情,那一定是一件快乐而又值得自豪的事!现在就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写几句诗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吧!
教学目标:
1.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与思想意蕴。
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3.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把握节奏、重音,有感情的朗诵。
4.体味诗人抒发的恋土深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我爱这土地》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学习这首诗歌,重在体验意象美,情感美,诵读是打开诗歌大门的钥匙,无论是知识积累,还是情感熏陶,都要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朗读中实现,吟诵以感其情,吟诵以会其意,吟诵以领其韵,直至产生共鸣。也就是说,以语言为落脚点,通过反复诵读,把握作者寄予的思想感情,关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过程:
一、唤起体验,读出情感
有人说,诗歌是无谱的音乐,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整体感悟,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不能把音乐拆成音符碎片来欣赏,诗歌阅读与欣赏也该这样,要注意对诗人整体情绪的判读。这一环节,由聆听歌曲或者引用爱国诗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了解背景和自由朗读中贴近作品贴近诗人,能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1.播放歌曲《祖国之恋》或者用与爱国有关的古诗词导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对祖国的热爱。
2.自由朗读这首诗歌,感受诗人抒发的情感。
3.一首优秀的诗歌,往往会集中抒发人类的某种美好情感,而这种情感的爆发,可能有一个具体的诱因,比如受到欺负(杜甫的茅屋被风吹破,茅草被抢)或情绪受到触动(徐志摩告别心爱的康桥)。那么,你认为是什么诱因使艾青爆发出如此炽烈的爱国之情?
(根据诗歌创作的时间,学生应该能联系时代背景感受到诗人的创作激情。)
二、入情入境,读懂意象(即“饱含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
1.诗人是用怎样的方式来爱的?诗人用了“嘶哑”这个形容词,
你会联想到怎样的形象?从中你体会到诗人什么样的情绪?”
2.诗人挚爱着的是一块怎样的土地?其歌唱的内容包括哪些?
学生交流后明确(关键词句)
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四个意象前面都加了长长的修饰语,诗人对土地的热爱就是通过这些意象和关键的修饰语来表达的,这些地方要读重音。
探究质疑:
3.诗人为什么把自己比作一只鸟,而不是一片云,一棵树?
提示: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一个意象。《诗经》的第一首便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此后鸟的意象便逐渐具有了更多的意蕴,不单以双鸟、孤鸟来比喻欢爱相亲或者别离,更常常是一种不受羁绊、超然高举的自由生命的象征。搜索与“鸟”有关的诗句,读一读。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古诗十九首》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从此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金陵驿》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诗人对祖国、对土地、对民族的热爱,已到了不知如何倾诉的地步,他也就借用鸟的简单朴素的语言倾泻他的爱情。虽然已不能再唱出美妙悦耳清亮动听的情歌,但这“嘶哑”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来的,是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执著的爱。
虽然我们与诗人不同时代,但我们从朗读中会深切感受到那个时代诗人沸腾的热血。
三、把握节奏,读出韵味
1.如果让你来朗读这首诗,你觉得诗中哪一处最有起伏跌宕的感觉?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正当我们为诗人不断的歌唱所吸引时,没料到诗篇陡然来了一个大的转折,有何深意?
2.这样的爱该用怎样的语调表现出来呢?
3.一首优秀的诗歌中总有几个句子能特别打动你。打动你的原因,就是情感真挚。这首诗中,表达感情最深切的是哪一处?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们怎样理解诗人眼里的泪水?
(经过思考、探究,学生有能力理解这泪水中饱含的深情。“深沉”一词也许还不足以表达爱的炽烈程度,于是,其后紧跟的沉重的省略号,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我们的心房,激起我们持续的共鸣,留下不尽的余韵。)
4.所谓“诗歌”就是“诗”与“歌”的联姻,这首诗在音乐性上虽然不如古典诗词,无固定的节律,不押韵,但其内在情感的旋律节奏非常鲜明。这个内在的节奏就呈现为情感的变化。试着画出诗人情绪起伏的走势图。(请学习小组共同完成)
抗争炽烈
悲愤憧憬
忧患执著
我们在诵读时要随着诗中感情的起伏体会内在的节奏,诗歌的韵味就自然流露了。读时将自己想象成诗人,沉浸到诗人创作时的情境中。
四、情绪对接,强化体验
祖国是亲爱的母亲,为了她,有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都在所不惜,一首首诗,就是献给祖国的铮铮誓言。如果让你抒写对祖国的热爱,会用什么样的诗句?
(为了点燃学生尝试写诗的热情,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读诗的目的是指导学习,指导生活,仿写诗句,就是将诗作的情感体验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积累筛选,升华情感,建构起人文底蕴。
在读诗的过程中,我们与诗人的心是相通的,我们读懂了诗人殷殷的赤子情怀,祖国之爱在我们的心中,也就如潮水般奔涌——
五、写作特色
①设喻
②结尾升华主题
在诗歌教学中,我们不能偏重理性的挖掘,应该还诗歌以诗性的阅读,缺乏感情,思维冻结也达不到鉴赏的效果,应当神游万仞,思接千载,比如第一单元主题是“爱国”,就可以从这方面进行学会对相关内容类比强化,以助理解。
学习《乡愁》注意将它和《诗经》结合起来,它们都有结构美和音韵美,并训练仿写;注意结尾升华主题的特点。
《我用残损的手掌》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类似,大致设计为:
①在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②诗人在想象中抚摩祖国大地的过程,(摸索—掠过---轻抚);③意象:“这一角”“那一角”(沦陷区),“辽远的一角”(解放区)
④写作手法:想象,对比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