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文

日期:2021-11-13

这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文,是优秀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文第1篇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2.探寻这些奇怪现象产生的缘由,并学会从科学角度来作出正确的解释

  3.激发探索世间万物奥秘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情境创设:

  借助多媒体演出沙漠的风沙地貌,你想了解这些光怪陆离的沙漠奇观吗?你想探索他们的缘由吗?那么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来体验

  学生观看、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1、课文中描述了沙漠里的哪些奇怪现象,你有怎样的感受?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并对学生回答作简评

  3、初读课文,划出有关语句交流、讨论

  4、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光怪陆离的现象说清楚(运用课文中和生活中的知识来说明)

  5、细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交流、讨论

  6、师生共同探究,引导学生把文中现象说清楚,教师适时点拨、简评。

  三、心智启发:(教师根据学生实情做激励性评价)

  1、什么道理?

  2、你能不能根据你身边所发生的事。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科学一定能战胜迷信。

  3、假如你是一个导游,领着你的旅游团正走在青岛夏天的海滩上,这时远处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海市蜃楼的景象,你能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和优美生动的语言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一神奇,壮观的幻景吗?

  四、阅读体验(谈收获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1)假如你是一位旅行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2)假如你是一位浪漫的文学家,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3)假如你是一位科研人员,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4)假如你想学习写说明文,阅读本文时,你将关注哪些信息?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文第2篇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并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品读句子,从文中优美的语句中感悟琴声的美妙。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导:琴声美妙悦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写的《弹琴姑娘》。

  2、学生齐读题目,教师强调“琴”字书写。

  3、导入:这是一位怎样的姑娘呢?她弹出的琴声又是怎样的呢?请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教师提出新要求:掌握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然后强调要点。字音:“滞”是卷舌音;“锲”读“qiè”,不能读成“qì”;“券”读“quàn”,不能读作“juàn”。

  3、学生再读生字新词,读中巩固、积累。

  4、指名反馈:文中反复用了什么词语直接描写小姑娘弹出的琴声?

  (学生: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5、指名用自己喜欢的音调和节凑读一读这一词语。

  6、师:对于作者来说,这“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7、找出相关词语。教师出示:()的琴声

  8、集体反馈,教师填词,并指导学生读一读。(好听)的琴声(悠扬、像夜莺般、……)

  9、教师小结:是呀,多么美好的琴声啊!对作者来说它悠扬而熟悉,还有甜味儿,像夜莺、流水般,让人觉得安慰、亲切、优美、轻松。

  10、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围绕弹琴姑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三、想像画面,感悟琴声

  1、教师: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儿童文学家的心,让他对一个小女孩如此钦佩?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用波浪线画出那一幅幅将琴声融为一体的美丽景色。

  (1)学生默读勾画,教师巡视。

  (2)指名反馈,教师出示相关语段。

  生:“只要琴声一响,雨点就……,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只要……就……洒在……洒在……也洒在……”,用排比句式将春雨和琴声描写融为一体,雨声与琴声交织出美妙的音乐。谁再来读?

  生:“人们都到街头、湖滨广场,公园里去乘凉仍然不断的传出好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是啊,闷热的夏日里,窗口动听的琴声仍不断,难怪作者会边走边想像边钦佩这弹琴人。是谁又让天高气爽的秋日更加恬静呢?

  生:“晴朗的夜里,月牙儿分为清明…………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琴声声声入耳,“我”是赞叹不绝。读出冬日琴声迎接风雪夜归人的感受。

  生:“冬天的寒夜,…………”

  师:琴声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让作者有怎样的想法?请同学们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教师小结: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姑娘弹奏的琴声,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很有表现力。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品一品。

  3、指名反馈:读了这些语句,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画面?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有感情地读一读。

  5、教师总结:同学们,作者是一位儿童文学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在这一年四季听琴感受中情感变化也不同。这一部分通过:“我”听琴的感受和情感变化来间接描写小姑娘的品质。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就是作者表达的巧妙之处。

  6、作者四季听琴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感受?找出来读一读。

  四、课堂小结

  1、学生:谈一谈本节课学习的感悟。

  2、教师小结:同学,这节课的学习真是美的享受,我们读到了许多生动、优美的句子,似乎看到了四季优美的景色,仿佛听到了弹琴姑娘手下飞出来的悠扬的琴声。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文第3篇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全国各民族亲如一家。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学习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

  1、正确书写本课7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

  2、体会文中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全国各民族大团结的含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阅读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指名学生上黑板听写生字。

  2、学生互相纠错,重点指导易错字。

  二、导入新课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整理课文,看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3、针对全文,学生质疑。

  学生甲:民族小学有哪些民族的学生?

  课文第1自然段告诉我们,来民族小学上学的学生有白族、景颇族、阿昌族,还有汉族的。(老师指挂图)看,他们的穿戴各不相同,很有民族特色。

  学生乙:这些学生是怎样上课的?

  课文第2、3自然段中说,他们一来到学校很快就成了朋友,他们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向老师问好,向树上欢叫的小鸟问好,坐在教室里跟着老师用普通话读课文,他们学习多认真啊!

  学生丙:下课了,学生们又是怎样活动的?

  他们玩得非常开心,小学生们蹦蹦跳跳来到大树下,有的跳舞,有的摔交,还有的做游戏,孔雀、小鹿和小猴都躲在一旁看热闹哩!

  4、通读全文,整体感悟。

  课文记叙的是民族小学的学生学习和活动的情况,歌颂了全国民族大团结,亲如一家的大好景象。

  三、朗读指导

  1、让学生反复读,自读自悟。

  2、老师导读,重点答疑。要读出小学生非常开心、活泼、开朗的气氛。

  3、指名竞读,榜样示范。

  4、放录音,有感情地跟读。

  四、课堂延伸拓展

  你愿意到这所民族小学来学习吗?为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文第4篇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主要写了春雨能促使万物生长,少年儿童在春雨中植树,绿化祖国。

  全诗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春雨轻柔细密的特点、滋润万物的作用和小朋友在雨中植树,绿化祖国的活动。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通过多种形式,了解春雨的特点和作用。准备纸和画笔。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醒、蒙:是后鼻音。

  洒:声母是s,不是sh;右边是“西”,不是“酉”。

  醒:左边是“酉”,不是“西”。

  蒙:秃宝盖下不要丢掉一横。

  2.写字教学。

  本课生字中带有三点水的字较多,可归类指导,使学生掌握这类字的写法。

  染:下面“木”字的横是长横,撇、捺要伸展,把上面的部件托起。

  蒙:共13画,注意下部要尽量写得紧凑。

  (三)词句教学

  理解词句,可先让学生自己朗读诗歌,再想一想课文写了春雨中的哪些特点,然后结合课文和观看投影片理解。“飘、洒、落、降”,写出了春雨轻柔细密的特点。“点红”是指桃树上开满了粉红色的花朵;“染绿”是指柳树发芽,长出嫩绿的叶子;“滋润”是指庄稼得到雨水的灌溉;“唤醒”是说青蛙经过冬眠醒来了。

  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来领悟春雨的特点和作用。

  读一读,写一写下列词语:

  飘洒点红染绿唤醒淋湿庄稼蒙蒙细雨

  (四)朗读、背诵指导

  句式相似、节奏感强是这首诗的语言特色。要引导学生把读和悟融为一体,边读边展开想象,让学生在朗读时感受春雨细微绵密的特点,以及使万物恢复生机、充满活力的作用和小朋友把握时机,在雨中绿化祖国的行动。

  全诗四次出现“春雨沙抄”,要读得稍轻、稍慢,前后略做停顿,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人感受到它“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细如牛毛,飘飘洒洒”,可利用挂图、多媒体演示唤起学生的回忆,让学生以轻柔缓慢的语气读出春雨的特点。

  “点红、染绿、滋润、唤醒”四个动词要读得清晰而略微拖长。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充分地读出来。

  在分句朗读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春雨飘洒、滋润万物和绿化祖国的顺序,进行背诵。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词语解释

  沙沙春雨的声音。

  如好像。

  树梢树的末端。本课指树枝。

  柳芽从柳枝上刚刚长出的嫩芽。

  点红促使桃花开放。

  染绿本课指促使柳芽变绿。

  蒙蒙细雨雨点很细很密的小雨。这是春雨的特点。

  飘飘洒洒雨细如毛,飘飘悠悠下落。

  沾湿使衣服有一点湿,而不是“淋湿”。

  绿化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滋润增添水分,促使庄稼长得更快更好。

  课文理解

  这首诗先讲春雨的样子“细如牛毛”。接着讲了春雨对万物生长的好处:使桃花盛开、柳树发芽、庄稼滋润、青蛙醒来。最后讲了春雨一下,我们又可以种树了,又可以加入绿化祖国的行列。我们少年儿童要抓住春天的大好时机,多多种树,美化我们的祖国。

  重点词句

  “飘在果林,点红桃花;洒在树梢,染绿柳芽;落在田野,滋润庄稼;降在池塘,唤醒青蛙。淋湿我的帽沿,沾湿她的花褂。”

  这一段话,具体描绘了春雨给大自然和人们带来的神奇、美妙变化,字里行间洋溢着同学们对春雨的无比喜爱之情。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