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8-07
这是我有一个想法教案反思,是优秀的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目标:
1.借助视频中米卡和妞妞的故事,让幼儿懂得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开动脑筋不放弃,告诉自己并相信自己一定行。
2.在活动中体验自信的力量,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困难获取成功。
3.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相信自己我能行”故事视频、“相信自己”歌曲、小镜子。
活动过程:
一、直接引入,观看视频“相信自己我能行”第一部分。
讨论:小动物学校里小动物都画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小鹿老师夸奖大家都画得很棒。可是小熊米卡怎么啦?为什么米卡不开心呢?后来米卡成功的画好了小飞机了吗?他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如果你是米卡,你也不会画飞机的翅膀,你会怎么办?
二、以“战胜困难的魔法歌”激发幼儿欣赏视频中歌曲的兴趣,鼓励幼儿大胆跟唱。
三、观看视频“相信自己我能行”第二部分。
讨论:小动物们在玩羊角球,小兔子妞妞为什么不敢参加?你愿意帮助小兔子勇敢地参加吗?小熊米卡和小鹿老师怎么帮助小兔子的?小兔子能勇敢地玩羊角球了吗?为什么?
四、幼儿牵手围成圆圈齐唱“魔法歌”。
讨论: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办?感受自信的力量。
六、讨论
有什么奇妙的方法怎样让自己变得自信?幼儿每人一面“魔镜”,用最自信的笑容,用最洪亮的声音,说出“我是最棒的,我能行”。幼儿自由结伴向同伴说出“我是最棒的,我能行”。
七、“自信宝贝”自由结伴魔法秀
遇到困难不害怕,告诉自己我能行。开动脑筋不放弃,相信自己一定行。遇到困难不害怕,告诉自己我能行,勇敢尝试不放弃,相信自己一定行。我是自信宝贝,耶!
八、播放乐曲
相信自己,幼儿自由结伴舞蹈,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幼儿自信心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能有效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指南》社会领域的目标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4-5岁典型表现: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5-6岁典型表现: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此次活动通过视频中米卡和妞妞的故事,让幼儿懂得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开动脑筋不放弃,告诉自己并相信自己一定行。并通过活动体验自信的力量,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困难获取成功。
活动通过两个视频片段让幼儿体验小动物在遇到困难时如何面对并最终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两个视频片段中,没有让幼儿回忆自己遇到困难的场景而是将故事情景抛向幼儿“如果你是小米卡,你也不会画飞机翅膀,你会怎么办?”“你愿意帮助小兔子妞妞勇敢地玩羊角球吗?”,并通过朗朗上口的魔法歌曲正面引导幼儿如何面对困难,收获自信。通过用最灿烂的笑容和最宏亮的声音对着“魔镜”说出“我是最棒的,相信自己我能行”,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通过前面的铺垫,幼儿自由结伴开展魔法秀将活动推向了**,最后通过一个欢快的歌曲“相信自己”结束活动,让自信这一主题贯穿整个活动,让幼儿成长为自信满满、阳光灿烂的自信宝贝。
在活动开展中,我也不禁在思考自己的活动设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幼儿树立自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一种心理暗示与强化,但是真正的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更多应该落脚在:创设各种机会帮助幼儿获取成功体验和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遇到困难时的适时引导,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地拥有阳光收获自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换个角度想一想>>(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从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等角度, 去判断、理解、解决同学们的冲突和失误。
2. 在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中, 尝试多角度地看待和思考问题。
3. 学会积极乐观地思考和对待事情, 学会理解、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的儿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孩子从他人的角度出发,体会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学会理解和宽容。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三角形台历 皮筋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总体思路:
本课可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 重在让学生站在他人的角度, 体会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解决同学问的冲突和失误, 会在不同角度评价自己, 欣赏他人。第二课时, 重在让学生从观察他人表情, 体验他人的心情出发, 站在他人的角度帮别人解决问题。并拓展为解决家庭、师生间的一些分歧, 让学生感受到身边人的爱, 感受到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的美好。
我所选讲的是第一课时, 我的教学环节是:首先,直观导入。学生观察台历后发现“所站的角度不同,所见所想的就不同”。活动一:假如我是她。学生通过角色互换表演,知道想法不同就会有冲突,而进一步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达到相互间的理解。活动二:体验他人的感受。学生通过想法、感受的相互了解,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宽容。活动三:联系自己。学生讲述自己生活中与同学间的小冲突和失误,谈自己的解决办法。活动四:全面看自己。让学生会从自己的优缺点不同角度评价介绍自己,教师引导其取长补短。最后小结,生活中做事要换个角度想问题,有一颗理解的和宽容的心,就会让生活更快乐。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教师出示台历,站在设想好的位置,让学生观察。
2、找两名不同位置的同学来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形状。
3、让这两名同学交换位置再看,再说出所看的结果。
4、师生共同探讨所看到不同的原因。
5、揭示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看来我们所在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想到的就不一样。正因为这样,生活中才会发生许多的冲突。你看,这儿就有几位同学发生了一点小矛盾!
二、假如我是他
1、教师出示课本28页的两幅图,学生仔细看图。
2、请三名同学来演一演图中的内容,演完后教师引导他们谈自己的想法。
3、三名同学互换角色,再演一演,并说说此时的想法。
4、请大家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小组讨论)
师:同学们,在她想看电视的时候,他们想要跳皮筋;而在她又想要跳皮筋的时候,他们却想看电视。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按自己的想法来办,所以冲突就来了。大家忍心看着这三位好朋友继续生气吗?我们一起来想个好办法来改变事情的结局。
5、请几位同学来说自己的解决办法,可以请说的好的来演一演。
6、教师对他们的回答及时给以鼓励并小节:
师:同学们看来生活中遇到点小冲突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站在对方的角度,多为对方着想,多想想“假如我是他会怎样”,相互理解,就会让我们间的友谊更深厚。(教师板书:理解)
三、体验他人的感受
1、出示30页的两幅图,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已经感受到你们的热心,老师这儿还有件事需要大家帮忙呢!
2、请同桌两人演一演图中的内容,并继续接演故事。
3、请一组同桌上台来演一演。
4、演完后教师采访他们:
师:你为什么原谅他了?
师:当你弄脏他的衣服,而他又伤心哭着让你陪他的衣服时,你的感受如何?
5、可再请一组来演,问题同上。
师:看来大家都能站在他人的角度,体验他人的感受,相互理解和宽容,老师也为你们骄傲。(板书:宽容)
四、联系自己
1、请学生回忆或设想自己生活中的冲突和失误。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和同学间发生冲突或失误,而惹得大家不高兴呢?谁愿意来讲讲?
2、指名几位同学来讲述。
3、教师引导学生从他们的讲述中体验理解、宽容,为别人着想。
五、全面看自己
1、老师先让学生说初见老师的印象,老师再从不同角度自评。
师:同学们你们能从别人的角度来为别人着想,相互的理解和宽容,老师很喜欢你们,想和你们交朋友,大家愿意吗?
2、指名学生从不同方面来介绍自己。
3、其他学生可再补充其优点。
4、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已学会了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体验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会为别人着想了。相信生活中,如果我们都可以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宽容,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快乐!(教师板书:快乐)
5、齐唱《幸福拍手歌》结束。
板书设计:
换个角度想一想
理 解 宽 容
快乐
教学反思:
在我试讲的几次中,由于我自己对于教材没有吃透,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细节方面把握不准,所以教学效果十分不好。整节课出现了教师的满堂灌,偏离学生这个主体,也缺少生活色彩。一节课下来,我是口干舌燥,而学生还是一脸迷茫,无动于衷。经校领导和学校多位教师的帮助,在几次的听评课后,进行反复修改整理,在教学环节上做了有许多改变。我将以前的教师问学生答变为学生间的情景表演和角色互换表演,这样更易激起学生的主动意识,让学生进入角色,走入生活,学生在互动中更能体会到理解和宽容,学会换位思考。最后我又将“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变为“全面看自己”,这样我就能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些不太熟悉的孩子们,和他们间进行思想沟通。在不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就更为主动些了,学生也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自己,以便更好的改掉自己的缺点。这个环节的安排,也更加深了学生对于上一课的学习巩固,同时为第二课时的教学做下铺垫。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这个道理,在对别的同学进行评价时,就不会那么有针对性,那么偏激,而会客观公正的来评价事物。
【活动设计】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中班幼儿有了更多与他人合作、交往的机会和需要;但是有些幼儿不能和同伴友好合作、交往,常为一些小事发生纠纷。究其原因,幼儿不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不会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合作交往。为此,设计本次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学习使用协作、商量的口吻与人合作交往,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礼貌用语和商量的口吻与同伴交往。
2、在交往中体验被拒绝、被接纳的感受。
3、以积极的态度、友好的方式与人合作。
4、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半个红心小卡片;纸制立体交通工具:汽车4辆、轮船4艘、三轮车2辆以及图片各2份。
2、录像片段。
(1)在拼红心游戏叶,一幼儿站在旁边不敢和问伴交往,没有找到朋友。
(2)—幼儿用蛮横无理的态度占和别人拼人红心做朋友,没有成功
3、在日常生活中开展一些有关幼儿商量、协作方面的游戏活动。
【活动过程】
一、游戏“拼红心,找朋友”,引起幼儿交往兴趣。
1、提问:今天我们要去公园,请你找一个好朋友手拉手,好吗?
2、教师提出游戏规则:每名幼儿手拿半个红心去和别人拼,如果能拼成一个红心,就可以成为好朋友。
3、提问:你应该怎么说,才能让人家愿意和你拼红心?(评:幼儿尝试个别与个别之间的合作交往。(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合作目标明确,幼儿的兴趣很浓,教师在分发红心时,注意突破幼儿原有的交往圈子,让活动目标真正落到每个幼儿身上)
4、幼儿合作操作,找朋友。
5、提问:小朋友都找到好朋友了吗y你怎么找到的?你怎么说的?(我对他笑了笑;我对他说:能不能把红心给我拼——下严引门一起拼红心吧……)
6、小结:跟人家——起做事时态度要友好,要有礼貌,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客气,然后就愿意和你一起做事。
二、观看录像片段,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学习协商性语言:
1、提问:这边有几个小朋友,我们一来看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2、观看录像片段1,提问:
①他们为什么没和他一起玩?(他胆子太小了,不敢和大家讲话……)
②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我勇敢地说:我们可以一起玩吗;我参加你们的游戏好吗;我主动和他们打招呼…)
3、观看录像片段2,提问:
①他们为什么也没和他一起玩?(他很凶,他没有礼貌;他态度不好…)
②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说话时态度要友好,有礼貌;我轻轻地对他们说;笑嘻嘻地说……)
4、小结:当我们和大家一起玩时,要态度友好,有礼貌;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试着和人家商量一下,说一些“行吗”、“好吗”、“行不行”这样好听的话,取得人家的同意,这样你才会玩得开心。
(评:通过对直观的、来自幼儿生活的录像进行观看,突破了教学难点,使教学目标得到落实。)
三、找朋友去公园。
1、出示三种交通工具,“请小朋友商量——下,你们准备乘什么去公园厂(讨论)提问:你们是怎么商量的(原来我想乘轮船的,但我的好朋友想乘汽车,后来我们商量,好朋友应该一起玩,我和他就一起乘汽车;他要乘三轮车,我要乘汽车,我随了他……)
2、出示相应的数字,提出要求:三轮车满4人能走,汽车满6人能开,轮船满8人能开。问:一对好朋友只有两个人,不满人数怎么办?(再去找朋友和我们一起乘……)
3、提出活动要求:在要求别人时,你应该怎么说,才会让更多的朋友和你一起玩?
4、幼儿根据游戏规则找朋友,听音乐开汽车、轮船、三轮车去公园。
5、提问:你乘的是什么交通工具,你说了什么话,你是怎么找朋友的?(我们乘的是汽车,我们在找朋友时,先问他们:你们想乘什么?你们愿意和我们一起乘汽车吗?然后他们就同意了……)
6、小结:和别人一起做事时,不仅要态度友好、有礼貌,而且和别人商量时,应该先了解别人的想法,(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然后再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原望,征询别人的意见,取得别人的同意,这样,别人就会喜欢你,愿意和你一起做游戏。
(评:游戏进行中,能注意目标落实的递进性,先进行单个方面的协商,再进行群体交往。教师对交通工具的投放要照顾到能力差别,满足能力强的幼儿进行多次交往。)
活动评价:
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和共性。合作玩是幼儿在交往活动中存在的一大障碍。本次社会活动立足于让幼儿运用一定的交往语言学会合作交往。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注重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以找朋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商量交通工具的使用——找更多朋友结伴而行为线索。在这样的游戏线索中,幼儿都以主人公的姿态介入,愉快、主动地获取知识。
(二)活动环节清晰,教学层次递进。
1、交往语言目标的递进性。体态语(礼貌友好的表情、态度…)、协商性语言、了解别人意愿语言等在交往中逐步增加。
2、交往范围的递进性。单个之间的交往一两个与两个之间的交往一两个与多个之间的交往…在交往游戏中,每一次的交往范围不同,逐步递进。
(三)教具的投放满足不同的需要。
1、教师有意把“得颗红心”投放在两个不常交往的幼儿,以便扩大该幼儿的交往范围。
2、有游戏规则限制的交通工具的投放既满足能力弱的幼儿,让其进行一次交往就能完成游戏,也满足能力强的幼儿,让其进行多次交往完成游戏。
总之,本次社会活动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欢快的合作交往过程中,教师自然引导让幼儿学会了初步的交往技巧。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活动目标:
1、知道害怕的感觉人人都会有,愿意大胆说出自己内心的恐惧。
2、能够想办法消除害怕的心理,尝试战胜害怕。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1、绘本《我好害怕》。
2、事先让幼儿和家长讨论并记录自己最害怕的事或物。
3、打针情景。
活动过程:
一、绘本植入,引出害怕心理。
1、出示绘本,大胆猜测小熊害怕的原因。
——你们看,谁来了?(小熊)
——小熊脸上是什么表情?(不高兴、生气、害怕)
——猜猜小熊可能遇见了谁?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大灰狼、怪兽、大老虎,要吃它……)
2、绘本继续,揭示谜底。
——到底遇见了谁?我们来看看。 “发生什么事情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可以省略,停顿一下,教师直接跟孩子说,
——原来是一只大狼狗,还在汪汪汪地叫呢!小熊真害怕!你会害怕吗?
3、绘本继续,引出害怕的声音。
——咦?这是什么时候?(晚上、天黑)
——听!这是什么声音?(刮风)
——你听到这个声音有什么感觉?(很冷、很害怕) 省略
小结:是啊,遇到恶狠狠的狗时,小熊会害怕;我们也会害怕。天黑了,小熊一个人在家,心里也很害怕。 省略蓝色部分都为省略绘本只是植入,不用过多地去分析绘本,只要引出“害怕”这个点就可以了,害怕大狼狗孩子应该有经验,但对于黑暗,因为都是小班的孩子,都是爸爸妈妈陪伴着的,很少有害怕黑夜的感觉。因此,我觉得这部分可以省掉。
二、经验迁移,说出自己的害怕。
1、根据记录图,讨论自己的害怕。
——除了害怕大狼狗,你还害怕什么呢?你有害怕的时候吗?(有)
——昨天宝宝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已经把自己害怕的事情画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请你轻轻地从小椅子下面取出图片,和身边的朋友说一说。(老师巡回倾听)
2、个别幼儿说出自己的害怕心理。
——你害怕的是什么?(大灰狼)
——为什么会害怕?(因为大灰狼会咬我们)
——害怕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不舒服)
3、经验归类梳理。
——还有谁也害怕这种厉害的动物?(我怕老虎、我怕的是蛇)
总:原来你们都害怕蛇、虎、大灰狼这类厉害的动物。(教师边说边出示展板)
——你害怕的是什么?(火)
——为什么?(因为它会把人烧死的)
总:原来还有一些小朋友害怕火、水、电、刀等这类东西。(老师边说边揭示第二部分展板)——你们为什么害怕这些东西?
(因为水会把房子冲走;插头有电要电死人的;剪刀碰到别人也会受伤的)
这几点小班的孩子应该想不到,因为他们没有生活经验,即使有画着的,也是家长的经验,与幼儿的实际脱离,建议可以省去。
——你害怕的是什么?(打雷)
——为什么?(很响,很吓人)
——还有谁也害怕这种很响的声音的?(我怕气球爆炸、风声)
总:原来那些很响、很恐怖的声音也会让我们害怕。(出示展板第三部分)
——我们来看看他的害怕是什么?(打针)
——为什么?(打针很疼)
——也有很多小朋友因为怕疼,害怕打针。(揭示展板第四部分。)
小结:原来每个人都会害怕,害怕是种冷冷的、紧紧的、不舒服的感觉。害怕的时候我们会哭、会躲起来。你喜欢这种感觉吗?(不喜欢)
三、讨论交流,克服害怕心理。
1、结合展板,讨论解决的办法。
——怎么样才能让我们不害怕呢?
——遇到这些凶猛的动物时,我们可以怎么做?(逃跑、躲起来、找妈妈……)
总:有了这些好办法,我们就不怕这些凶猛的动物了。(将害怕表情翻面成笑脸)
——水、电、火、刀这些东西,我们在生活中都会用到,但是一不小心就会受伤,那该怎么做?(小心使用、不玩电和火、请爸爸妈妈帮忙)
总:你们真会动脑筋,这样这些东西我们也不怕了。(翻转笑脸)
——听到可怕的声音怎么办?(捂耳朵、放音乐、让妈妈抱)
总:原来我们也可以想办法分散注意,战胜这些可怕的声音。(翻转笑脸)
2、情景表演,积极面对害怕。将这部分作为重点,前面都可以短一点,让孩子从害怕打针到不害怕打针,有一个明显的心理变化过程。
——打针你们怕吗?
——打针可以治疗疾病;打预防针可以让我们身体变得棒棒的,能不能因为害怕就不打针呢?怎么做才能让自己不害怕?( 有的不怕,真勇敢;怕,打针的时候不看,躲在妈妈怀里……)可以让孩子们都来说一说,或者教师找一个不怕的孩子来说一说他打针的时候为什么不害怕,是怎么做的?
——我们一起来学学打预防针的样子:袖子卷一卷、手臂弯一弯、脑袋歪一歪,告诉自己我不怕!我不怕!我不怕!(你们真勇敢!翻转表情)让幼儿大声地说出来:打针我不怕!
小结:原来有些害怕的事情,我们可以躲起来或者做其他事情,但有的害怕,像打针我们必须勇敢战胜它。但有的害怕,只要我们勇敢面对,也就不害怕了,就像打针一样。
四、绘本回归,生活应用。
1、回归绘本,了解小熊的克服方法。
——你们都想到了好办法克服了害怕,变成了勇敢的孩子。小熊有没有变勇敢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多媒体)
——它想到了什么办法(抱小熊玩具、躲在奶奶肩膀上、自己看书)
——现在小熊脸上是什么表情?(开心)
——是啊!因为它知道害怕的时候该怎么做了。
2、生活应用,克服害怕
——今天来了这么多不认识的客人老师,刚才进来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不敢大声跟客人老师打招呼呢,有点害怕吧?那现在,你还害怕吗?为什么?那让我们大声地去跟客人老师打打招呼,去抱抱她们,好吗?谢老师心里也有些害怕。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和客人老师打招呼、抱抱客人老师吗?
我觉得对于小班的孩子只要归结两类就可以了,一个是害怕凶猛的小动物,一个就是害怕打针,这两点最符合他们的实际,大概可以分成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就是绘本植入,引出“害怕”情绪(2分钟),第二环节就是经验迁移,进行两点归类(8——10分钟);第三环节就是客服害怕心理的体验——打针(4——6分钟),第四环节是绘本回归,教师进行总结(2分钟),最后的延伸就是与生活相联系,抱抱客人老师(2分钟)。
教学反思:
有老师要参加区心理健康优质课比赛,虽说由于各种原因没能进行现场磨课,但是对于活动教案与该老师进行了交流,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献上了自己微薄的力量。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