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案 >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年级画教案教学目标

日期:2021-10-11

这是一年级画教案教学目标,是优秀的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一年级画教案教学目标

一年级画教案教学目标第1篇

教学目标

  1.认识文中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3.认识文中3对意思相反的词。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看图。

  1.出示图: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近到远的顺序。(图上画了山、水、花、鸟)

  3.同学们,在你们的记忆中,当春天来到时,山、水、花、鸟分别是什么样的呢?这首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呢?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借助拼音练习多读几遍生字。

  3.指名读生字,纠正读音,口头组词。

  三、学生再读课文,框选出田字格中的生字。

  1.指导学生读准生字的读音。

  2.根据以前学过的字来学会分析字形。

  3.指导学生按笔顺写字。

  4.引导学生口头组词。

  5.学生在书上描写生字。

  四、学习诗句,理解意思。

  1.这首诗一共有几句话?

  (1)描写山和水的句子找出来。

  (2)指名读前两行。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板书:远 山 有色 近 水 无声

  (3)让学生找找二行诗句中的相对应的词。

  “远看”和“近听”、“山和水”、“有和无”、“色和声”是相对应的词。

  (4)认真看图,远处的山、近处的水怎么样?

  眺望远处的山峰,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朦朦胧胧)看图水流从高处往下流,会发出什么声音?那么诗中却说走近了还是听不到水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呀!你们猜到这则谜语的谜底了吗?(画)

  (5)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同桌读,指名读。

  2.学习后两行诗句。

  (1)总体学法:

  ①读诗句,对照图,说说这两行的大致意思。

  ②想想诗句中是怎样写画中的山和水的。

  ③联系实际想,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色,而书中为什么这样写?找到诗句与画的联系。

  (2)学生结合学习方法自学后两行的内容。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说对后两行诗句的理解。

  (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是那么鲜艳、美丽。当人们走近的时候,枝头上的鸟不害怕,仍然停在枝头上)板书: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又是什么样的情况?

  (春天过去了,花就谢了,当人们走近鸟时,鸟一定会飞走的。)

  (6)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突出“去、还在、来、不惊”这几个词。

  学生练习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3.朗读全首诗。

  (1)在诗句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

  远 近 来 去 有 无

  (2)找出相对应的词读一读。

  花 鸟 山 水 声 色

  4.结合板书练习背诵。

  (1)自己练习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板书设计:

  画

  远

  山

   有色

  近

  水

   无声

  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一年级画教案教学目标第2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分小组读等不同的朗读形式,能够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3.找、读、了解反义词的意思,能够记住古诗中的反义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插图和学习课文,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想象法、自主识字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想象画面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由地学文识字。

  1.通过朗读、看图完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

  2.自主识字,交流识记方法,重点字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以此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教师请学生猜字谜:空山之中一亩田。(谜底是“画”字)

  2.教师再请学生猜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谜底还是“画”)

  3.导语:刚才我们猜的谜语,就是一位古代诗人以画作为谜底写的一首诗。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诗。

  【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自学字词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的会认字。

  (2)请学生对照课文中的拼音,给会认字表中的会认字标好拼音。

  (3)课件出示会认字,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4)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导认字,交流方法。

  (1)课件出示:“远、近、还”,请学生说一说这三个字的共同点,认识“辶”。

  (2)课件出示:“惊”,认识“忄”。

  (3)请学生任意挑选会认字,试着组词语。

  3.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课件出示:“人、火、文、六”的笔顺,请学生按照笔顺记忆字形。

  (2)全班学生跟教师书空“人、火、文、六”四个字。

  (3)学生分别用“人、火、文、六”组词语。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字、学词,引导学生主动识字。

  (三)看图读文

  1.看课文插图读古诗,想一想,每一行诗句主要说画了什么?

  2.全班交流,师总结:山、水、花、鸟。

  3.请学生在古诗中找到这四个字并圈起来。

  4.指导学生读古诗,注意把“山、水、花、鸟”这四个字读清楚。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读文,指导学生抓住每行诗句中的重点词,了解古诗大意。

  (四)了解诗意

  1.想象画面,了解第一、二行诗句的意思。

  (1)一边看图想象画面,一边读第一、二行诗句。读后说一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

  (2)学生交流“山”和“水”的样子。

  (3)导语:远远望去,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一股清泉从山间流过。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行诗句。

  (4)请同学们把耳朵贴近书上的插图听一听,是否能听到流水的声音,感受画中的水像真的一样。

  2.联系生活,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第三行诗句,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春天的花是什么样的,课文里是怎么说的。感受画上的花不论春秋冬夏,始终盛开。

  (2)指名读第四行诗句,说一说生活中的小鸟在树枝上休息,要是有人来到它的面前,小鸟会怎样。感受画中的小鸟不怕人。

  3.朗读并且背诵古诗。

  (1)根据提示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2)按照“山、水、花、鸟”的顺序背诵古诗。

  4.找出诗中的反义词。

  (1)学生在古诗中找出三组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

  (2)课件出示“我会说”,学生练习说反义词。

  (3)男女生分成两组,开展“反义词擂台赛”,比比哪组说得多。

  【设计意图】1.通过想象画面和联系生活实际,把枯燥地讲解古诗意思形象化、生动化。2.借助划线法和重点词提示法,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五)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人、火、文、六”,学生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学生观察交流。

  (1)四个字中都有“撇”:“人”字中的“撇”是“斜撇”;“火”和“文”字中的“撇”是“竖撇”;“六”字中的“撇”是“短撇”。

  (2)三个字中都有“点”:“火”、“文”和“六”的第一笔“点”都是“短点”;“六”的第四笔“点”是“长点”。

  (3)三个字中都有“捺”:“人”、“火”和“文”字中都有“捺”。

  3.教师范写“人、火、文、六”。

  4.学生描红、练习写“人、火、文、六”。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汉字,比较相同笔画的不同之处,找准重点笔画,正确、规范地在田字格中书写好汉字。

  (六)课外延伸

  朗读、背诵谜语诗。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设计意图】增加课外阅读篇目,实现课内外结合,拓宽学生积累渠道。

一年级画教案教学目标第3篇

【教学目标】

  1.认识“远、看、近、听、春、还”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大致意思,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2.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了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

  生:小朋友都好聪明,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给学生呈现媒体资源,引导学生先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

  ⑴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

  ⑵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

  ⑶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

  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位听,这里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诗。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四、趣味练习,书写生字

  1.找朋友游戏,把本课的几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话。

  2.指导书写“远、看、近、听、春、还”

  五、课外延伸,再现情境

  师:(充满激情地)这首诗可真有趣呀,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诗吗?(学生扩展背诗,激发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师: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一年级画教案教学目标第4篇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远、有、色、近、听、无、声、去、还、来。(重点、难点)

2、认识走之(辶)、斜刀头(⺈)2个偏旁。

3、读好谜语诗,注意平翘舌和鼻音。(重点)

4、会写“去、来”2个生字,会组词。(重点、难点)

二、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拼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01

(一)、猜谜导入。

1、同学们最近表现特别棒,特别爱动脑筋,今天咱先来猜一个谜语,看谁先猜出来,好不好?

麻屋子,红帐子,里边做个白胖子。这是什么呢?

2、学生猜谜。

如果学生感觉有困难,老师可以提示:这是我们家家都有的一种可以吃的东西(花生)。如果大家很快就猜出谜底,老师可以再出一则谜语:一棵树,五个叉,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3、交流猜谜方法。

过渡:今天我们再来读一则谜语诗。先听老师读一遍。

02

(二)、读好谜语诗。

1、老师范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读出诗的节奏)

2、你们知道这首谜语诗说的是什么吗?(学生可能会说是”画“,以学定教。能说出猜谜依据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来逐个识字。不能说出猜谜依据的,可引导学生先认字读文,明白诗句意思。)

3、课件展示老师画出的读诗节奏,让学生也在自己书上画出来,并借助拼音读一读。(学生练读)

4、找学生读诗句。纠正读不准确的音。(注意翘舌音:山、声、春、人;鼻音:远、看、山、近、听、声、春、人、惊。)

5、老师领学生读诗。

03

(三)、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1、这首诗共有几句话?(两句)

2、在第一句中有两对反义词,我来读一下,看谁能最先找到是哪两对。

老师读前两行,重读“远、近”。(如果学生发现困难,可提醒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反义词:上对下,男对女,天对地,南对北等。)

3、认识“远、近、还”、“有、无”。

边交流边板书两对反义词。

(1)、学生跟老师一起写“远”,认识新偏旁“辶”。领读新偏旁名,并复习“艹、人、氵、门、木”等学过的偏旁。

(2)、识记:元+辶=远,斤+辶=近;半包围结构。

(3)、造句理解字义:

A同学离老师远,B同学离老师近。

让学生用“远、近”组词、造句练习。

(4)、文中还有一个带走之的字,请找出来(还hái)。

不+辶=还。注意与“孩”意思区别。

组词、说话练习。

(5)、“还”字是个多音字,另一个音念“huán”,借了别人的橡皮,用完要还回去。

(6)、学习“有、无"。

看老师两只手,左手是空的,没有东西叫“无”,右手里有粉笔,有和无也是一对反义词。

(7)、记字方法:“有”字下边是个“月”字,“无”和“天、元”区别记忆。

(8)、注意“有”和“友”的用法区别。

我有一个好朋友。

4、我们刚才学的新偏旁叫(走之),老师再来教你一个新偏旁:斜刀头“⺈”。

(1)、领读偏旁名。

(2)、认识“色”,交流识字方法。

5、找读以上学过的生字:远、近、还、有、无、色。

小朋友们听课真认真哪,以上学过的字都记住了,会听是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那么你知道“听”字是怎么写吗?课件展示“听”,学生识记:

(1)、给“近”换个偏旁变成“听”。

(2)、给“斤”加个口字旁变成“听”。

(3)、组词记字:听话、听说、认真听。

幼儿园学习网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亲亲园丁】 版权所有 备案编号:粤ICP备14102101号